
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内,四株跨越世纪的绿色活化石正静静诉说着双重传奇——它们既是上海珍贵的古树名木,更是镌刻着红色记忆的活态丰碑,这些古树以年轮为史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悲壮的篇章。
红色圣地中的绿色见证
龙华烈士陵园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其建设经历颇为坎坷,1950年上海龙华地区挖掘出“龙华二十四烈士遗骸”后,老一辈革命家就萌发了在此建立烈士陵园以告慰先烈的心愿。
龙华烈士陵园
1985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筹建龙华烈士陵园的请示》和《关于龙华烈士陵园总体设计方案的请示报告》。中共中央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批示:“在龙华搞个烈士陵园,似乎势在必行”“建议规模与南京雨花台一样”。同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了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的方案,所规划的陵园包括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在内,共占地面积365亩。在中国红色文化史上,龙华烈士陵园堪称“中国第一红色陵园”。
龙华烈士陵园
在龙华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有4株扎根于园内的古树,早已超越自然生命的范畴,成为镌刻革命记忆的活态丰碑。它们的年轮里,深嵌着这片土地上最悲壮的历史片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数革命志士在龙华就义地慷慨赴死时,这些古树便已伫立于此,以沉默的姿态见证了信仰的抉择与生命的壮烈。
古白皮松-1881
位于龙华烈士陵园正门(南门)的入口处的这株古白皮松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白皮松这一树种作为北方树种,在上海地区并不多见,其端庄的形态衬托出了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的氛围。
古瓜子黄杨-0955
位于龙华烈士陵园正门(南门)入口处偏东方向的这株瓜子黄杨已经有130余年的历史,瓜子黄杨作为造型绿篱灌木在上海分布广泛。龙华烈士陵园中的这株瓜子黄杨长势良好,已绿荫如盖。
古雪松-1684
古雪松位于龙华烈士陵园的中间部分,已经有110余年的历史。以该株古雪松为主,陆续在其四周种植大量雪松,形成一片雪松林。
朴树:04-009
这株朴树位于龙华烈士陵园的东门入口处,已有80余年的历史。其位置特殊,旁边即曾经的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该株朴树见证上世纪我党初创时代的艰难和困苦,是一株红色革命的古树后续资源。
古树叶脉中的长青密码
针对龙华烈士陵园内的古树,专业养护团队建立了“一树一档”监测机制,定期开展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及枝干加固。为古树开展的树干和树根的“CT”扫描,采用一对一复壮技术和树穴扩大手段等守护大树体征健康;同时对部分古树定制化支撑钢架,接触部位包裹数层缓冲垫,既避免台风季节枝干倒伏风险,又不损伤树皮组织。让古树不仅是活着的文物,更成为传递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在岁月流转中始终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精神根脉。
树穴扩大施肥等技措工作
龙华烈士陵园内这些跨越时空的绿色守望者,在风雨洗礼中愈发清晰深刻,以一圈圈年轮默默诉说着革命精神。红色记忆也似古树的四季新叶,在岁月更迭中不断焕发新生。有空时,不妨走进龙华烈士陵园,在古树下感受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不忘来时路、铭记梦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