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内蒙古自治区举办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微信公众号

2025年9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古树名木主管部门三级联动,12个单位紧密协作,共同在青城公园隆重举办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时值第四十二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本次活动以“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通过五大特色板块的沉浸式体验,将党建红色引领、生态绿色发展与民族团结金色纽带深度融合,让年轮述说历史,让古树传递文明。

1759024530723638.png

内蒙古古树名木保护先锋队员为现场群众解读《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活动现场,“古树故事会”吸引了众多听众驻足聆听,从将军衙13株古树见证的清代戍边历史到公主府古榆诉说的满蒙联姻佳话,从青城公园包钢一号平炉开炉纪念钢锭镌刻着的内蒙古工业峥嵘岁月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传承的红色记忆,青城古树铭记的民族团结故事背后,是祖国北疆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我画古树”活动中,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心中的绿色梦想,色彩氤氲中古树名木保护理念植根赤子心中,根脉相连、未来可期;“古树寄言”书法区,84岁蒙古族老人颤动的笔锋题写“热爱祖国 保护环境”的深情寄语,成为各族群众浓墨泼香寄祝福的精彩剪影;“银发与古树”摄影活动记录下老人们在古树旁绽放的笑容,代际传承的生态情怀在此刻定格;“年轮记责”义务植树尽责活动通过创新形式,让参与者获得电子尽责证书,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大家纷纷表示要做古树名木保护的践行者、倡导者。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和深度参与方式使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当天累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直接惠及群众一万余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反响。全区各盟市、旗县也将陆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持续掀起全民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新热潮。

2.png

“我画古树”:孩子们描绘心中的古树

1759024565573488.png

“古树寄言”:各族群众浓墨泼香寄祝福

1759024619964203.png

“银发与古树”:用镜头定格岁月年轮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一年一度,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需持之以恒。内蒙古自治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殷切嘱托,立足区域实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建档登记的散生古树名木4481株,古树群169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名木139株。2025年以来,《内蒙古一级古树名木》画册的出版、《内蒙古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印发、《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普法百日行动的开展,标志着保护工作进入系统化、规范化新阶段。这些扎实的举措为内蒙古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站在时间的路口,听古树诉说下一个千年愿望:我们能否依然并肩而立?回望,当秋日的阳光掠过古树名木图片展金色的画框,“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在瑰丽的光影中正驻进人们心间;当多民族笔墨与童真画作相映成趣,生态信仰在这场跨世代的对话中传承赓续。答案,我们成竹在胸:下一个千年,古树与人类,依然和谐共生。“路虽远,行则将至。”内蒙古自治区将继续以古树名木为纽带,让每一圈年轮都见证生态保护的坚定承诺,让每一片绿叶都传递绿色发展的时代强音。在这片广袤的北疆大地上,民族团结的“石榴籽”精神与生态文明理念正在古树的年轮中深深镌刻,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