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济南高新区聚焦居住区零散空间,在东城逸家逸雅园小区打造“一尺园之逸雅花韵”,设置20个认领花箱并配备共享小课堂,居民们踊跃参与,在花箱内栽种心仪花卉,开展各类园艺活动。同样,历城区通过盘活社区绿地,组织居民认建认养,成功打造出洪家楼街道花园小区“一尺园”社区景观。这一做法让原本杂物纵横的角落变身繁花似锦的打卡点,促进了邻里交流,切实增强了社区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尺园”是市园林部门组织推行,利用居住区绿地中草地、地被、林下空间,或其他可利用闲置地等,划分为若干小单元,组织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认建认养,由居民自主进行花卉栽植、园艺造景、养护管理等,从而进一步实现社区绿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从初步效果看,这一创新模式可谓“绣花式”管理城市的生动实践,亮点有四:
从“我干,你看”到“你说,我干”的理念革新。它在规划起步阶段,通过社区论坛、问卷调查以及线下交流活动等多元渠道,广泛收集市民的想法。有人希望园林里多一些适合儿童玩耍的设施,有人建议增加四季都有花可赏的植物种类,市民的声音成为施工图,让“一尺园”真正成为市民心中向往的休闲空间。
从“我管,你怨”到“你愿,我管”的管理进阶。对“一尺园”维护管理无微不至,从制定养护计划、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市民普及园林管理知识,到组织志愿者参与其中。慢慢地,市民对此态度发生了逆转,从原来处处不满意的抱怨者,变成了乐在其中的主动参与者。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共同维护一方美景。
从“东一堆,西一堆”到“左一眼,右一眼”的景观优化。社区因人口密集、规划滞后等,常有杂物纵横“东一堆,西一堆”乱象,在建设“一尺园”过程中,综合民意,科学规划,精细施工,市民满意度陡升,原来下楼躲着走,现在是你来我往“左一眼,右一眼”道是美景看不够,成为“可糖可盐、小而有趣”的“迷你型”。
从“样子工程”到“样板工程”的口碑重塑。“一尺园”建设伊始,居民持观望态度,担心部门栽盆景、走过场,随着百姓深度参与,配套不断完善,不起眼的微景观成为社区居民日常休闲的首选之地,邻里之间交流互动频繁。“一尺园”用实际成果,成功从百姓眼中的“样子工程”蝶变为百姓心中的“样板工程”,成为城市建设为民服务、品质提升的典范。
“世界赠予我拥有,也赠予我回敬。”百姓用不降温的参与热情响应“一尺园”建设,这也为园林共建、咱家花园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尺园”之所以“试水”成功,功夫在“绣”,理念在“新”,举措在“细”。从项目构思策划,到建设中精雕细琢,再到后续管理用心呵护,事虽繁必不敢省人力,处处折射亲民、爱民、为民的赤子情怀,也让我们看到了共建共享理念的强大生命力。
微“园”具大义,“福田”见“方寸”。这“方寸”就是“以百姓心为心”,就是把麻烦留给自己、把福祉献给百姓,就是爱百姓之所爱、乐百姓之所乐,就是以百姓幸福为导向、以百姓过上滋润日子为己任,简言之,就是服务百姓万不可缺少的民本之心!(作者:张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