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九月,孔雀河边。垂柳抚岸,绿草如茵。
走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如同置身如画的江南水乡。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一位老兵用三十余年的坚守,书写“一人绿、一城绿”的动人篇章。
↑王成帮(资料照片)。
老兵王成帮今年89岁,每当讲起植树,老人的眼神格外明亮,能滔滔不绝说上好几个钟头。那双瘦得皮包骨的手,仿佛一直攥着一把树苗。
1956年,20岁的王成帮到新疆参军。“一望无垠的荒漠戈壁,大风吹着石头跑”这是他对新疆的第一印象。
“当年坐车从甘肃进疆,一路上都是戈壁荒滩,直到出现几棵树,才慢慢看到村庄。”那时他便懂了一个道理——“有树的地方,才有人”,于是种树的信念便在王成帮的心里扎下了根。
1988年,王成帮带着6枚立功奖章和“雷锋式的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结束了自己不凡的军旅生涯。后来,他毛遂自荐成为库尔勒市园林局苗圃不领工资的临时园林工人,全身心投入义务植树事业。
↑王成帮(右二)带领群众植树(资料照片)。
“树就是新疆人民的‘命根子’。”王成帮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温柔地抚摸每一株树苗。当年,他发动各族群众一起种树,在戈壁沙漠中不断探索植树方法。2001年,他意外发现一株特殊的柳树——夏天叶子茂密,冬天枝条金黄。经过精心培育,如今这种树已遍布库尔勒的大街小巷,并被市政府命名为“成帮柳”。
三十多年来,王成帮带领志愿者植树超200万株,库尔勒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截至2025年,库尔勒市城区绿地总面积4087.7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1.33%,绿化覆盖面积4408.4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57%。库尔勒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在王成帮的影响下,“成帮班”“成帮中队”等志愿力量蓬勃壮大。他先后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让他更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加入绿化事业。“人终会老去,但树会一直成长。”王成帮说。
植树路上荆棘丛生。2005年,年近70岁的王成帮被确诊肺癌晚期,医生诊断最多只能活半年。最后,他选择把有限的时间奉献在苗圃的工作中,半年后病情竟奇迹般好转。
哪有什么灵丹妙药?这位已年近九旬的老人回忆:“我被判‘死刑’后,就没把它放心上,而是把绿化放心上,这就是我的‘癌症转移法’。”
如今,89岁高龄的王成帮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依然奋斗在植树一线:每天早上七点多起床,倒两趟公交车前往苗圃,戴上解放帽,穿没有军衔的老式军装,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我的工作可以退休,但作为党员,责任和义务不能退休。我要为这块绿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王成帮说。
从青丝到白发,从戈壁到绿洲。
王成帮说,他最后的心愿是希望离开的那一天,能把骨灰撒在苗圃里,继续守护这些树木,看着它们长成参天大树,看着新疆各族人民在这片绿荫下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秋风拂过孔雀河畔,苗圃旁的一行行“成帮柳”随风起舞。不变的绿意,展现着满城的勃勃生机。(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