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绿水青山织锦绣 打造鹤乡生态城

发布时间:2020-03-20   浏览:391次

 

白城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吉、黑、内蒙三省区结合部,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鹤乡”之美誉。幅员2.6万平方公里,人口203万,辖五个县(市、区),境内有向海、莫莫格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四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和“水文明生态示范市”。

历史上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水草丰茂,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动描述。随着人口的增长、城乡建设的扩大、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为破坏,江河断流、湿地干涸、草场退化,导致白城风沙干旱碱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白城人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抗风沙、治盐碱、治山治水、绿化美化家园,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全市林地面积已达680万亩,森林覆被率17.5%,湿地、草原1300多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41.3%,绿地率35.2%。全市初步形成了城市园林化、农田林网化、村屯林围化、庭院林果化、道路林荫化、湿地景观化、荒漠全绿化的生态建设格局。境内所有的流动沙丘得以固定,基本结束了过去“三刮四种、沙进人退”的历史。近年来,白城市林业局多次受到国家、省政府关于三北工程、森林防火等表彰,市政府荣获了国家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市等殊荣。

高位推动    创造性开展生态活动

白城历任历届各级党委、政府把造林绿化当作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予以高度重视,一任接着一任常抓不懈。特别是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九年开展了“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三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和“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以县(市、区)、开发区(园区)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比成绩,赛成效,争先创优,推动城乡绿化美化创新发展。九年来,全市造林257万亩,修复湿地200多万亩。2016年,白城市第六次党代会立足于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确定了突出抓好生态环境、生态扶贫、生态经济、生态城市“四个重点”的发展思路,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编制了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实施了生态保护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组织,自上而下建立了党政同责,部门下达任务、落实资金、检查验收,乡、村负责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实行督查问责、绩效考核和综合打分排序制。生态保护建设首次实现了由局部治理到系统全面治理的转变,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闯出来一条新路。为了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白城创造性地开展“万人万亩植树造林日”活动,每年4月12日,在全市范围统一植树,以村、乡(镇)、县、市为单位,党政领导带头,并营造“军民融合林”、“青年林”、“巾帼林”等多种纪念林,军民融合,城乡联动,形成强大的造林绿化社会舆论氛围。每年当日参加植树都在5万人以上,植树2万亩以上。

合力攻坚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近年来,白城市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把园林绿化纳入城市建设重要内容,坚持以绿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树和落叶树相结合,植物配置和人工造景相结合,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公园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营建精品为核心,不断扩展城区公共绿地规模,共投入20余亿元,建成和改造了森林公园、鹤鸣湖、劳动公园、林业科普公园等8处公园和20个广场游园,公园绿化面积39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9.5平方米,公园绿地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以湖光山色、植被景观为特色,辅以园林建筑小品,形成了集观赏、休闲、健身、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绿地景观千秋各异的靓丽风景。

在城市街路绿化中,白城坚持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绿化更新与改造结合,精心规划道路绿化,科学选择行道树种,突出植物配置的多样性、独特性,做到建一条,绿一线,美一路,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的园林风格。城区现有主次干道52条,绿化面积1334362.13平方米,街路绿化率95.23%。

城区建有四季华城、丽景庄园、鹤城一号等住宅小区165个,均已达到“省级园林小区”标准,绿化面积达943218.67平方米,平均绿地率达32% 。

单位庭院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实施拆墙透绿改造,内外绿化、立体绿化相结合,广泛开展争创“园林单位”、“花园式单位”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城区具备绿化条件的单位庭院共196个,已全部达到绿化标准。

在城乡结合部,白城建起了运河带状游园,围绕市区外围建立了集生态防护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长3.6万米、宽50米的环城林果带,为城区构建了绿色生态保护屏障。

瀚海名城添胜景,灵秀鹤乡焕新颜。“老城变新城、小区变花园”的规划已实现,进入白城市区,浓浓绿意扑面而来,处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城在绿中,美在画中,城区内乔灌木等各种植物百种以上,形成了天然氧吧,丰厚的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化城市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突出重点    构筑吉林西部绿色生态屏障

森林是生态根本、绿色卫士。饱尝生态脆弱、缺少绿色的苦楚,白城人倍加渴望绿色,迫切需要绿色。白城市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大坐标审视,大手笔勾勒,确立了“一屏、两轴、三带、四区、五环”的科学规划总体布局,以持续开展生态建设活动为载体,结合国家三北、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荒山荒地造林、村屯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和湿地修复工程建设,实施大工程带动战略。

荒山荒地造林工程重点实施农田防护林、大兴安岭余脉低山丘陵、科尔沁和松嫩平原沙地治理工程以及西部盐碱治理工程,造林400多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以上。

村屯绿化美化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和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以环屯林、街路、庭院、空闲地等绿化美化为重点,全面提高乡村绿化美化水平,改善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全市2423个村屯全部达到30%的绿化覆盖率标准。

绿色通道工程重点实施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绿化工程,突出抓好万公里绿色通道综合治理,增绿量、上水平,打造了一条条、一道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景观线和旅游干线。铁路、公路、江河、湖泊沿线绿化率达95 %以上。              

湿地修复保护以湿地补水、土地整理还湿和芦苇湿地建设为重点,恢复湿地主体功能。近年来,实施三大引水工程,成功地将嫩江、松花江水引入白城境内,建立了200多公里的输水干渠,流量200公里/秒;河湖连通工程连通泡塘124个,增加水面100万亩;土地整理180.6万亩,新增稻田100万亩;围封芦苇湿地30万亩。

栽下绿化树,引得春风度。这些各具风采的绿色屏障,锁住了风沙肆虐的脚步,为白城乃至全省生态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目前,白城空气优良天数达到监测总天数的92.9%,近七年来,白城降水量连续超过400毫米,粮食、渔业产量逐年增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纷至沓来,生态产业不断壮大,极大的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一个城市如花园、道路成风景,水草丰沛、渔兴畜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白城已展现丰姿;一个林果飘香、羊欢鱼跃,产业发达、绿色环保的现代白城已傲然挺立。白城必将因生态而美、因生态而兴、因生态而富,200万白城人民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