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互联网>>省级基地

省级基地

江都区花木科学研究所基地

发布时间:2020-04-13

一、基地情况

江都区花木科学研究所是专业从事林花科技开发转化应用的专业单位,其主要试验示范基地就座落在省级江都现代花木科技示范园内,已成为园区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周边交通便捷,京沪高速、宁通高速、江海高速、328国道、省道江平线纵横交汇,连镇铁路擦边而过,离扬州泰州机场仅10公里。研究所是一个人才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专业机构,拥有高级职称人员3人,中级职称人员5人。研究所一贯重视现代造林和育苗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理,在资源的搜集、筛选、比较试验、繁殖、初试、中试、定型、定标、示范、推广等每一个技术环节上都有专门的团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作为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扬州市江都区花木科学研究所已形成单次接待能力达300人、年接待人数12000人次以上的能力,具有常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规定的造林绿化类、抚育管护类、捐资捐物类、志愿服务类等尽责形式的活动条件。  


二、基地采取的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配合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确定好实施地点。江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引水源头所在地,也是扬州市“一纵一横”两大生态轴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纵”就是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段,它既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又是淮河入江水道,江水北去、淮河南来,两道清波、一条走廊,在扬州纵贯100多公里;“一横”就是沿江生态景观廊道,在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南端,长江沿线的大江风光带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为配合全市造林绿化的重点工程,增强基地建设的影响力,2020年3月单位选择在江都芒稻河东岸九龙闸南江滩,建设“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基地位于江都南水北调源头公园南侧,地属江苏省江都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处于扬州市“一纵一横”两大生态轴线的交汇处。基地位临江都城区,交通便捷,对公众参与吸引力较强,能够发挥宣传发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基地原为造船用地、生态环境较差,基地的建设既是净化源头水源、保护引水通道、保证“清水北调”的需要,也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根据基地地形,科学制定基地建设方案。基地呈南北走向,长约1200米、宽150米左右,可造林面积230亩。在规划时我们确定了两个原则,进行种植方案设计: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临水、沙地、土壤肥力不高的立地条件,科学选择适应性强、水土保持效果好的树种乌桕、榉树、枫香、榔榆和中山杉等;2、生态性与观赏性相结合,基地建设地点位于城市建成区范围,又与南水北调源头公园相临,为达到较好的水土保持和绿化效果,我们采用块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配置,并多采用彩叶树种,兼顾了种植后的观赏性。同时,明确种植技术,提高植树质量。一是根据树种特点,安排不同的造林密度,株行距控制在(4-5)×(4-5)m,规划植树数量约9000株。二是制定苗木标准,不用不合格苗,要求乌桕、榉树、枫香、榔榆等地径6-8cm,高度4.5m以上;中山杉地径4-5cm,高度3m以上,树冠完整,无病虫害。三是要求大塘浅栽,根据苗木大小,选择60×60×60cm或40×40×60cm的定植穴。 

3、抢抓时节,确保基地建设顺利进行。受新冠疫情影响,基地开工一时成为难题,通过积极申报,明确防疫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我们争取到了项目在2月下旬开工。由于工作安排得当有力,基地建设得以顺利开局,最大程度降低了突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地建设地点原为船厂用地,拆迁后留下较多垃圾,地面也高低不平,我们在科创园管理办公室的协调帮助下,对基地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平整,对土壤进行了适当改良,使之符合植树的要求。

4、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模式,利用互联网进行引流,节省很多时间和资源,可以调动全社会参与国土绿化的积极性,提高义务植树的尽责率,让义务植树也走向网络化、专业化。2020年2月我们在收到被省绿办列为省级基地的通知后,就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基地。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号、主管部门网站、扬州网官方微博、扬州发布、江都日报等媒体进行公布,扩大基地公众知晓的覆盖面;二是加强基地活动的报道宣传,如今年“312”植树节,市区两级主要领导和机关干部代表300多人前来基地植树,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突显了基地在全市义务植树活动当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三是在基地竖立标识,介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和方法,介绍市区两级林业绿化建设情况和重点工程;四是进行科普宣传,线上线下同时对树种知识、植树技术、抚育管理、生态作用等知识进行科普,并利用基地进行示范,让栽活一棵树、育成一片林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和理性行动,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5、制定工作流程,有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我们将义务植树活动作为单位的一项正常工作,明确一位所领导专项负责,并成立了报名接待组、现场后勤组、宣传科普组,制定了既分工负责又协调统一的工作流程,确保活动开展高效安全有序。根据线上线下报名情况,在具体活动开展中,加强与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单位和个人的沟通、衔接,了解他们参与的诉求,确定好活动时间、人员,明确相关要求,确保活动有序、效果良好。今年以来已有市区四套班子领导及两级机关单位代表、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商联、市市场监督局、市总工会、江都科创园、民革江都支部、龙川控股集团、雅典娜园艺公司、青宁管道公司、南京银行等众多单位和各界群众前来进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人数达2200人,营造生态林、党建林、亲子林、共建林、法治林等140多亩,植树5000多株,认养树木3000多株。

6、精心养护,提高成活率。为确保基地建设成功,我们组织了专业养护队伍,明确专人负责新植树木的养护工作,确保责任落实,考核到位。从目前来看,基地新植树木经受住了梅雨季节连续下雨、前期洪水和8月连续高温干旱的影响,成活率达到95%以上。

7、加强资金管理,保障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资金到目前为止,全为本单位筹集,下一步如争取到财政资金支持,我们将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依据专项资金计划执行财务收支,做到专款专用,合规支出,并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财务监督。


三、基地尽责形式

下一步扬州市江都区花木科学研究所将主要以四种形式,满足社会对义务植树的尽责需求。

(一)造林绿化类。指2021年植树节,直接参加乔、灌、草植被育苗、栽植全部或者部分过程的劳动的尽责形式。

(二)抚育管护类。指直接参加对现有乔、灌、草植被除草除杂、浇水、松土施肥、有害生物防治、整枝修剪、间伐等抚育管护活动全部或者部分过程的劳动的尽责形式。

(三)捐资捐物类。指线上自愿向合法公募组织捐赠资金用于国土绿化,或者捐献当地国土绿化急需物资的尽责形式。

(四)志愿服务类。指自愿参加线上和线下国土绿化公益宣传活动,或者按有关要求提供与国土绿化相关的普及推广、培训指导、公益活动组织管理等志愿服务。


基地联系方式:

公众号:扬州全民义务植树

联系人:吴杰,联系电话:159951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