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采展示

风采展示

巢湖边的护林员 ——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方彪

发布时间:2022-11-02   浏览:180次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将一片退耕还林的人工林、杨树林,用17个月时间建设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案例。而刚刚获评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的方彪,就是这个“绿色奇迹”的缔造者之一。

  今年60岁的方彪是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责任林长,也是守护在巢湖岸边的护林员。面庞黝黑,头戴草帽,已到花甲之年的他经常在公园转悠、琢磨,仅从衣着打扮很难辨认出他是员工口中的“方董”。他日均两万多步,十年来走坏了十几双鞋。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奇迹。

  夙夜为公,退耕林变身国家森林公园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早期因百姓筑圩防水、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002年,包河区响应国家号召,在圩区实行退耕还林,万亩人工速生意杨林悄然形成,也是这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雏形。

  2012年,方彪来到这里工作。原先从商的他,看着眼前的土地上,单一杨树品种超过全园95%的面积,园内沟渠纵横,道路不通,人进不去、出不来。方彪坦言,内心感到忐忑和摇摆,但从未有过畏惧。时间紧、任务重,要尽快将它打造成高标准的森林公园。怀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信念,方彪按照“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节奏,身体力行,对杨树林进行实地走访观察,根据地形、水系、原有道路的实际情况,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荷塘落玉、四水归堂、有巢树屋等景观,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对园区进行林相改造,增加园区的物种多样性,改变单一的“杨树林”状态;坚持“人民公园政府建,建了公园为人民”的经营理念,园区承诺永久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全年无休,长期在工地在现场,和工人们一起植树造林。他对工作饱含激情,大伙儿都被他感染了。”公司员工胡庆姝说。

  在方彪的带领下,坚持“高定位、高标准”建设而成的滨湖森林公园“破茧成蝶”,成为全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一片杨树林,经过变身,先后获得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10个“国字号”荣誉,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最美的旅游形象窗口之一。

  “林长”五年,他让这里鸟语花香

  2017年6月4日,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启动仪式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安徽省林长制首批试点单位,拉开了全省乃至全国推行林长制工作的序幕。

  乘着林长制的东风,2018年12月十五里河河口湿地红杉林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决策会现场,林业专家指出,池杉树习性是喜空气湿度较高、怕夏季酷热或干旱,最佳栽植时间为每年的11月中下旬到次年的3月初,否则发芽后的树成活率低。仅仅3个月时间,既要大面积实施微地形整理,又要栽植几万棵树苗,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在场的人员面露难色。“印象滨湖愿意承担重任!”当目光与区领导不经意间交汇时,方彪坚定的话语掷地有声。这是光荣的使命责任,更是巨大的现实挑战。

  在“林长”方彪的带领下,印象滨湖克服50余天雨雪冰冻天气的不利影响,33天内完成微地形改造900余亩,栽植各类池杉树5.3万余株。时至今日,红杉林的栽植规模已接近一期栽植数量的两倍,约12万株。每到秋季,这里俨然成了鸟类嬉戏的乐园、摄影爱好者的胜地。耀眼的橘红身影倒映在湖畔流域,壮观的红杉林渲染着合肥十月的秋天。

  “一年成活,两年成林,三年成景,四年成为网红打卡点”,一担负起“林长”的重任,方彪就下了这样的决心。近年来,他参与并指导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逐步更新栽植适宜树种植被约290万株,新增林区面积3000余亩,林下实施林相改造5000余亩,园区从单一的杨树林实现成为混交林,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园区负氧离子常年保持在每立方厘米2500—3000个,为合肥的生态环境作出了极大贡献。

  现在,公园植物品种由建园初期的单一杨树增至680余种,动物由原来的十几种,变成了如今的近百种。“月月有花、季季有景”“野鸡开会、鸭子摆队、松鼠遛弯,兔子乱窜”,这是方彪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段俚语。

  砥砺前行,绘就醉美“生态画卷”

  方彪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认可,他当选为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并先后荣获“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合肥好人”“合肥市抗冰雪防冻救灾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从不提及众多荣誉,只是默默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人,影响着这座城市。每年他都会带领团队,组织市民一起参与义务植树。如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绿色发展已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义务植树的队伍中。截至目前,他的团队先后号召合肥市民、中小学生共计10万余人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公园“三分靠建设,七分靠养护。”在方彪看来,公园里人人都是园艺师,不仅要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绘好“生态画卷”,还要以建设公益人民园、自然生态园、历史文化园、科普教育园、观光趣味互动园为目标,最终打造成人民的“后花园”。

  截至目前,公园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游客综合满意度为95%以上,园区建设经验、创新管理、生态修复等先进理念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充分肯定,并向全国国家森林公园推广介绍。

  “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辛苦也是快乐的。”方彪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他的“生态梦”。这里的树木,如同一个个坐标,记录着他这十年的人生轨迹。绿色发展的故事,继续在这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生动演绎着……

中国绿色时报 2022年11月2日第4版

作者:周敏 徐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