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态科普

生态科普

安徽“古树医生” 奔走江淮大地为古树名木“开方”

发布时间:2022-09-30   浏览:287次

大皖新闻讯  近日,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普查范围内安徽省散生古树名木数量位居全国第15,群状古树数量位居全国第22,而安徽最古老的一棵古树已有近1400岁高龄。

记者了解到,面对这些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安徽省也有多位古树保护专家,他们奔走在江淮大地上,为千年古树“把脉问诊”,助力古树名木延寿回春。日前,记者联系到我省知名古树保护专家、原安农大林学与园林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束庆龙,听他讲述古树保护背后,那些惊心动魄的“大抢救”。

“开方诊断”助力古树名木延寿回春

观察叶片颜色大小,触摸树干、检测土壤情况,了解周边环境……树干是否遭遇空心、腐朽、病虫害,在束庆龙的心里很快一目了然。年已七旬的他,如今依然身体力行参与多项古树名木的疾病诊断,奔走在江淮大地上,“古树医生”也成了人们对他的敬称。

古树名木的管护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涉及自然和人为等多个方面,虽是固定于天地之间的自然生物,但驯教不得,干扰不得。

这些年,人们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日渐增强,但往往一些不得当的保护,成为了古树名木的隐患来源,对它们的生存构成威胁。束庆龙告诉记者,在考察中他多次看到,因为地面硬化过度、大量堆土、树下或周边使用除草剂、建房修路等破坏原生环境,导致古树根系无法呼吸和正常生长发育,出现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的情况。

检查大别山五针松标本树根系健康状况。

古树生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准确判断古树的“病因”,为了古树名木“开方”就成了束庆龙和专家们的重要工作。

逍遥津公园是合肥市庐阳区拥有古树群最多的一个地方,今年五月,公园蘧庄前一棵上百年的三级古树白皮松出现枝叶发黄、枯萎,生机衰退现象。

束庆龙等专家受邀前往现场查看,他们经过观察判断,修路抬高了周围的环境,造成白皮松排水不畅,建议路面修成坡面,园方按照专家意见对古树复壮及日常保护。“七月份的时候,他们园方给我发来了照片,目前古树恢复得不错。”

两次古树“大抢救”让他记忆犹新

得到古树名木复壮回春的消息,就是束庆龙最高兴的时刻。这些年,作为省内最资深的古树保护专家,束庆龙曾参与多项古树名木的抢救工作,而让他最挂心的则有两棵古树名木。

合肥市新站区磨店乡于湾村于湾李府大院内有一株玉兰树,树高10米,胸围96厘米,冠幅4米x4米,树龄约130年,被誉为李鸿章家庙玉兰。玉兰树自是李氏家庙最好的见证,亦是晚清重臣最好的纪念物。

去年7月的一天,没有刮风也没下雨,那颗玉兰树上,一截树枝突然掉落,生长十分衰弱,管护人员很是焦急。束庆龙告诉记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一直关注这棵树,了解该树长势一直不好,这次他决定为这棵名木开展一次更加彻底的“大抢救”。

合肥市李府大院内玉兰近期生长状况。

从地势平缓、排水不良,土壤被污染、周边通风透光不良等问题着手修复,将原先树池周围的青砖路挖除,一侧挖较深的排水沟、地势做成斜坡状、土壤进行改良、周围抑制其他树木生长、将先前不合理的树洞处理进行纠正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玉兰的生长环境。从去年7月至今,这棵名木长势有了一定的改善,“我认为今后会逐年好转的。”

在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闵园内生长有一株黄山松古树, 人称“凤凰松”。树高8米,胸围330米, 冠幅14米x19米,树龄约800年,誉名九华山闵园“凤凰松”,也在中国十大名树中排名第二、在CCTV-4套《中国古树》专题节目中排序第三。

束庆龙(与胡一民)检测凤凰松皮层健康情况。

大约15年前,凤凰松出现了生长衰退的情况,叶子变灰暗色,让人们感到格外揪心。束庆龙教授通过仔细勘查,制定了一个三年的方案,对松树下先前填埋的农田土进行分步去除。“当时6月份挖除的部分,9月份相对应树梢就发生了向好变化。”如今,这棵树早已恢复了它的风采,也付诸了古树保护专家们多年的心血。

安徽古树保护机制已经日趋完善

我省地跨江淮南北,自古文风兴盛,凡存古树名木之地,皆为厚德欣荣之邦。一株古树能延传数代甚至数十代人,古往先祖,今来生民,与名木古树朝夕相处,生息与共。束庆龙告诉记者,安徽省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一直做得很好,相关机制也在日趋完善。

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10年3月12日起施行,明确规定古树名木的认定、养护、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责任。此外,按照《保护条例》规定,省绿化委员会已于2009年和2015年两次组织开展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编号、拍照、建立资源档案;分别于2014年、2018年对全省名木和一级古树,以安徽省人民政府名义颁发了金属材质的古树名木保护牌,标明古树名木身份内容和养护责任单位、养护人,为落实《保护条例》率先垂范,做出标榜,影响较大,收到良好效果。

接受CCTV-4套《中国古树》节目采访。

束庆龙介绍,我省多地还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专家组。从2018年前后开始,省市各地都拨付专款或筹措资金用于古树保护,一些地方还为古树找看护人,通过补贴的形式,让古树的管理看护细致到人。

记者了解到,黄山风景区是我省名木古树最为集中分布之地,约占全省名木古树的七分之一,有许多古树名木于1990年被列人黄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古树名木管护水平高,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管护经验和有效措施。誉满天下的黄山迎客松,实施24小时全天候管护,使古树名木与山色同辉。本世纪以来,不断改革创新,实施“一树一策”管护。

当地根据黄山当地气候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古树名木习性、立地条件和生长状况,制定古树名木的保护、紧急救助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把古树名木管理工作推向更高水平。尤其是建立了保护管理四大体系:监测体系、专家咨询体系、守护体系、应急应对体系,全面及时保障每株古树名木的安全,有效实施紧急抢救和技术处理,科学严谨地管护每一株古树名木。“一树一策”在我省具有创新、领先水平,引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走向科学、规范、扎实可靠的道路,其成功经验能带动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向正轨,达到新的水平。

束庆龙介绍,九华山管委会对古树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2010年正式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专家组,每年拨付专项基金用于古树保护。目前,所有被保护的古树名木生长正常,保护效果十分明显。

 一定要守护好祖先保留下的“活化石”

古树名木长生于天地之间,虽遭雷击或水、旱、病、虫等灾害,却有自身修复能力。在出现树干折断、火烧朽蚀、烂空倒伏,甚或人为摧残等,仍继续存活,不辞余生。

在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中,古树的寿命是最长的。我国5株5000年古树都在陕西,安徽最古老的古树也有1390岁了。多年与古树保护打交道,束庆龙也愈发感受到古树的魅力。

束庆龙与歙县“巨樟”合影(安徽最粗的古树,胸围1125厘米)。

为什么一棵树在一个地方能够存活上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长?在束庆龙看来,里面都涉及到很多综合性的因素,有树种本身的遗传因素,有环境因素,还有人为因素等等,对于这些因素的寻找或者探索,对林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使得古树保护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阅古树无数,束庆龙也经常把树与人比较,树木的生长要求通风透光,人的话要求心情舒畅,树木要求营养均衡,人同样也是……这些古树的生长规律,对于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都可以借鉴。

对于我们的祖先保留下来的这些“活化石”,束庆龙说,想要古树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后人一定要把古树守护好,用现有的技术和措施,让它延年益寿是可行的。而这,也是他们作为林业工作者最朴素的追求。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