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线上报名,线下尽责——颍东区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蓬勃开展
发布时间:2024-03-11 浏览:133次 来源:
3月9日,颍东区新华街道办事处蔡湖村“爱心菜园”内,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工参与义务植树。
今天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互联网时代,义务植树早已不是“提着水桶找地方种树”,而是结合互联网+,开展多种形式的“云植树”活动。
市民怎样参与义务植树活动?除了种树还有那些形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安徽全民义务植树网是适龄公民履行义务植树的官方网络平台,也是相关部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进行数据统计的工作平台。
记者打开该网站,点击“劳动尽责”,选择“阜阳市”,就能看到近期我市各地进行的植树护林活动。如颍东区义务植树暨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显示“报名已满”,颍东区茨淮新河造林绿化及森林抚育活动,线上征集人数30人,显示已报名25人。
除了植树节当天,3月份还有多场活动,如颍东区茨淮新河造林绿化及森林抚育活动、颍东区颍河左堤造林绿化及森林管护活动、颍泉区行流镇将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活动,宁老庄镇开展森林抚育活动……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去年全市首次实现义务植树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线上发布义务植树信息、线下组织开展活动。全年共计发布108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近万人报名参加,累计发放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荣誉证书3100余张。
此外,去年共新建各类义务植树基地134个,完成植树1519万株(含折算),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1.2%,义务种的树包括无絮杨树、桂花树、樱花树等。
除了线上报名、线下参加活动,近年来还流行起另一种“云植树”。数据显示,自从2016年蚂蚁森林正式上线以来,已经有超过5.5亿人在手机上收“能量”,种下1.3亿棵真实的树。
阜城市民小李每天早晨都会打开手机支付宝,“收取能量”给自己的“小树”浇水。如今,他已在“云上”的“蚂蚁森林”种植了10棵树,有沙棘还有沙柳等,获得了多张“森林证书”。他说,还能在网上看到地图上自己种的树,感觉很有成就感。
记者搜索发现,市民也可以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参与“云植树”,如登录网站选择“尽责参与”的“捐资尽责”,选择感兴趣的公益项目,按照相应标准,捐赠30元—60元,就能折算成种3棵树的任务量。
植树+
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
提到“全民义务植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种树”。
近年来,随着广大市民参与义务植树尽责的意识不断增强和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的开展,可供种树的地方越来越少。
为破解传统义务植树“找地难”的问题,全国绿化委员会印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方式等8大类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其中,造林绿化指直接参加乔、灌、草植被育苗、栽植全部或部分过程的劳动的尽责形式;抚育管护指直接参加对现有乔、灌、草植被除草除杂、浇水、松土施肥、有害生物防治、整枝修剪、间伐等抚育管护活动全部或部分过程的劳动的尽责形式;自然保护是按有关规范要求,身体力行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退化或受损土地自然生态功能的全部或部分过程的劳动的尽责形式;认种认养指通过直接投工投劳或捐资代劳,在指定地点新建乔、灌、草植被,或对指定乔、灌、草植被进行冠名或非冠名养护的尽责形式;设施修建指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修建森林作业道、森林防火带、森林公园步道,绿地灌溉(排涝)渠道,以及各类绿地游憩、服务、管理设施等全部或部分过程的劳动的尽责形式。
“每年我市都会不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李智勇介绍,相关政府部门、学校、社区等也会开展不同主题的植树活动。“植树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让大家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
答疑
1.公民应承担何种植树义务?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十一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十一岁至六十岁,女十一岁至五十五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
2.怎样获得义务植树尽责证书和国土绿化荣誉证书?
全民义务植树网站上发放的证书有两类:义务植树尽责证书和国土绿化荣誉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适龄公民(男十一岁至六十岁,女十一岁至五十五岁),每年完成义务植树三至五棵,可获得义务植树尽责证书,一个自然年度最多获得一张;适龄公民植树超出五棵,超出部分可获得国土绿化荣誉证书;非适龄公民参与植树,可获得国土绿化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