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

安徽全面推开“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

发布时间:2023-03-12   浏览:244次    来源:

“植树节”来临,广大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如何履行义务植树,怎么证明已经履行义务植树职责呢?3月10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居民可在全民义务植树网站上,搜索居住地附近的项目进行网上报名,参加植树活动。另外,除了造林绿化,全民义务植树还有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尽责形式。

可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站报名参加植树

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履行植树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根据《安徽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凡男性11岁至60岁,女性11岁至55岁的公民,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参加义务植树。履行义务植树的公民,除对11岁至17岁的青少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安排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植树活动外,每人每年应植树不少于3棵或相当的绿化工作量。

近年来,安徽省全面推开“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不断丰富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营造全民植绿固碳的良好氛围。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已拓展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等8类。

2023年,为开展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安徽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组织各级绿化办集中在全民义务植树网站上发布义务植树项目。居民可在网站上搜索居住地附近的项目,点击“我要参与”进行网上报名,按时自行前往活动举办地,项目主办方提供场地、苗木和工具等基础设备,并指导参与群众有序开展尽责活动。

活动结束后,经项目主办方确认完成符合要求的劳动尽责量,适龄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可获得义务植树尽责证书;非适龄公民参与义务植树劳动尽责,可获得国土绿化荣誉证书。

截至目前,安徽全民义务植树网已上线劳动尽责和捐资尽责义务植树项目285个,全省完成人工造林12.5万亩、封山育林40.3万亩、退化林修复14.5万亩,分别占年度计划任务的50%、38%和21%,整体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长三角森林面积中“安徽绿”约占1/3

2022年,全省各地、各部门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用实际行动建设美好家园。

各地结合植树节、国际森林日等重要节点,深入宣传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全民性和公益性,组织广大适龄公民以多种形式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全省交通运输部门新增道路植树绿化4.9万余棵,种植灌木3.8万余平方米,道路绿化率达99.7%;水利部门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万余公顷;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废弃矿山修复259个,修复面积2000余公顷。据统计,2022年全省完成义务植树1.3亿株(含各种履责形式折算),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173个,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

同时,持续大力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皖西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全省完成人工造林34万亩、封山育林113.5万亩、退化林修复73.8万亩、森林抚育208.1万亩。

2022年,全省深入开展森林创建,推动城乡绿化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市3个、森林城镇60个、森林村庄613个,皖江国家森林城市群规划任务全面完成,长三角森林面积中“安徽绿”约占1/3。

2023-03-12 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