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

桐城党建引领森林创建机制,示范推进乡村振兴步伐

发布时间:2022-10-28   浏览:201次    来源:

近年来,桐城市结合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市财政累计投入国土绿化资金1.9亿余元。

一是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涌入国土绿化。积极动员引导工商资本、大户能人参与国土绿化和林业产业发展。全市有林业企业和大户350余家。政府除了财政资金投入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打通政策性银行向林业的贷款通道。桐城香山园林公司建有1.6万亩的苗木基地,并从事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平均每年绿化投入达1900余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

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桐城市在国、省道路绿色长廊建设过程中,政府与林业企业合作流转林地进行造林,以政府投入1.3亿元,带动企业投入0.8亿元,共建设绿色长廊约3000亩。

二是综合施策吸引社会资本涌入国土绿化。通过贷款贴息、保费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国土绿化领域。2017年以来,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300余万元。与金融机构加强对接,推出林权按揭、林权直接抵押等多种贷款方式,让“沉睡的林权”变成“流动的资产”。推广“五绿兴林·劝耕贷”、风险补偿金贷款等,畅通小微林企和林农的融资渠道。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办理林权抵押贷款105笔6.2亿元、财政担保融资33笔2833万元。

三是机制创新激发社会资本涌入国土绿化。桐城市富美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在新渡镇建设薄壳山核桃小镇。2021年碧根果绿化苗木销售额达200多万元;绿化工程施工能力约1000万元。今年1月份,公司利用九重村“四旁”资源,创建村企共建模式,在九重村农户房前屋后空地新栽植碧根果共100亩,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公司解决近120多个留守农民就业问题,年发放农民工工资260多万元,增加区域内农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以上,其中带动低收入农户30户。

桐城市兴农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三变”改革,建成油茶基地6300余亩、瓜蒌基地1300余亩、油用牡丹1500余亩,375名农民成为社员,走出了一条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合作发展之路。目前,合作社每年油茶、瓜蒌等销售收入达3000余万元,利润300余万元,每户社员分红9800元。          

四是科技赋能引领社会资本涌入国土绿化。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大学、安庆师大等合作搭建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引进和推广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我市富美达公司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开展薄壳山核桃品种区域试验,已建成薄壳山核桃良种配置示范基地160亩,投资300万元的智能化温控薄壳山核桃良种育苗大棚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