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滁州市:琅琊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2022-10-26 浏览:259次 来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千百年来,琅琊以山林得名,古树名木见证了琅琊历史的变迁,为我们留下了峥嵘岁月的印记,保护古树名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琅琊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高社会各界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让古树名木这一“活化石”妙态千姿,流光溢彩。
古树是历史的见证,古树是活着的文物;了解古树名木就是学习历史,保护古树名木就是抢救文物。琅琊区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动态变化及保护情况。该区现有古树24株,其中树龄300年以上二级古树8株,树龄100年以上三级古树16株,共涉及醉翁榆、琅琊榆等9个树种,主要分布在醉翁亭、琅琊寺、丰乐亭等景区。
制定方案,强化制度保障。区绿化办印发古树名木保护方案,设立规章,明确职责,组织力量查清该区古树名木资源,落实保护责任,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有效保障。开展调查,建立信息档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古树名木调查、登记编号和建档,详细填写古树名木每木调查表,登记古树名木位置、树高、胸径、冠幅、树龄、生长势等详细信息,建立健全电子信息档案。压实责任,加强日常管护。与养护责任单位签订古树名木养护责任书,做到树树责任明确、株株保护到位,并不定期向养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供必要的日常养护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对养护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养护责任单位明确养护责任人,健全日常保护管理机制,将定期养护与日常养护结合起来,确保古树名木养护落实到位。开展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微信、网络等政务新媒体,广泛宣传《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滁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在“美好琅琊”微信公众号普及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对保护古树名木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林业科技活动周等形式开展宣传,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故事,引导公众参与,有效保护古树名木,留住美丽“乡愁”。
保护古树名木任重道远,该区将进一步落实保护养护责任制,全面收集现存古树名木资料,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加大投入、强化技术、制度和机制支撑,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健医生”队伍,积极培育专业保护组织,积极借鉴外地经验举措,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让珍稀的“活化石”成为人类文明的见证者,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为生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