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宁国市高质量造林绿化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2-02-23 浏览:370次 来源:
近年来,宁国市认真践行“两山”理论,以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抓手,造林绿化不断高质量转型,取得良好成效。
精心修复,岸线护绿。长江一级支流水阳江在宁国市境内岸线里程长达70 公里。按照安徽省委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的要求,该市突出加强沿河两岸原生植被保护,推进重点地段生态修复。大力开展沿江岸线绿化提升行动,推动一公里范围内造林绿化,实现植绿补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在沿河两岸实施退化林修复2000 亩,封山育林3000亩,森林抚育50000亩。绵延曲折的津河绿色长廊既是长江支流的保护线,也是美丽母亲河的景观带。
模式创新,园区增绿。宁国经济技术开发港口生态工业园位于港口镇。该镇立足镇区合一特点,把握生态园区定位,积极探索企业“碳排放碳中和”转换的有效途径。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发挥森林固碳功能,促进节能减排。按照“园企共建、生态共享、收益分成”的模式,由镇政府提供土地、企业自筹苗木,合股投资绿化造林,通过企业造林管理,收益按股分成,实现对闲置土地的合理利用。港口镇政府与祥瑞苗木有限公司公司密切合作,在灰山村三个村民组被征土地栽种大规格乡土树种,新建绿地面积210亩,栽植茶花5000株,乌桕2000株,红枫6000株。园企合作、绿地共建模式的新探索,既为园区企业固碳减排提供了转换通道,又实现了征收土地的有效管控。
创建提升,乡村活绿。坚持点、线、面并进,乔、灌、草结合,加快乡村四旁四边四创绿化,做好增绿活绿文章,推动造林向造景转变。全力打造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全面提升集镇、乡村的绿化美化水平。通过营造补植乡土树种,建设彩叶森林,打造色彩斑斓的“皖南川藏线”、“皖南唐古拉线”。持续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活动,全市已创成11个“省级森林城镇”、35个“省级森林村庄”,获评6个“国家森林乡村”。依托绿色底色发展乡村旅游,港口镇西村村、山门村、青龙乡龙阁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目的地。云梯乡千秋村被誉为“国家森林乡村示范村”,深受苏浙沪乡村休闲爱好者的青睐。中溪镇夏林村、方塘乡板桥村、万家乡大龙村更是得到森林旅游客人的热捧。蓬勃展开的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开花结果,三津大地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宁国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老百姓的生活更美满了(刘声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