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

淮北市推动泉山采石宕口生态修复

发布时间:2022-01-19   浏览:227次    来源:

淮北以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为契机,以烈山区泉山采石宕口生态修复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淮北模式昔日生态疮口变成靓丽的城市窗口

一、做法成效

(一)变政府包办为企业来做,落实事由谁来干淮北市泉山采石宕口南北长1.9千米,最高处相对高差120米,部分区域坡度接近90度,是华东地区单体最大的采石宕口,治理前被毁山体32万平方米。市委、市政府采用市场化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石质山七步造林法全面修复泉山采石宕口。一是明确实施主体。引入淮北盛峰生态环境公司作为实施主体,通过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之一)公开招标,由矿大岩土、美尚生态组建的联合体中标进行总承包。二是推行分段治理法。山顶部分,采取削坡减载、挂网覆毯等方式,消除山体滑坡等地质隐患,通过乔灌混交、喷播混合草籽等措施,加速植被恢复;山腰部分,采取鱼鳞状、交叉式退台技术,通过开槽种植、铺设管网等措施,建立稳固植被;山脚部分,采取宕底回填、场地平整等方式进行绿化造地,盘活周边建设用地。三是探索林业+模式。凝聚文旅、农业等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力量,探索林业+文旅+农业等开发式治理模式,开辟生态休闲区、观赏花海区、复垦种植区等功能区,建成集生态、娱乐、研学、养老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公园,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

变政府买单为资本运作,解决钱从哪里来矿山生态修复投入大,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围绕修复、谁受益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机制,探索建立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激励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并获得合理收益,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潜力和创新动力二是建立治理基金。借鉴沪苏浙等地先进经验,按有资金实力、有成功案例标准,优选华融中财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起设立2200万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基金,专项用于泉山采石宕口地面附着物清理、房屋搬迁、现场通平等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弥补资金缺口。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盘活边角料,对治理产生的约160万方废弃土石料进行公开拍卖,并将拍卖2.3亿多元收益反哺生态修复,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自我造血,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难题。

变分红撤资为滚动发展,探求治后怎么办合作双方一改项目结束后分红撤资的惯例,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实现采石宕口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组建产业基金。烈山区利用4000万元结余资金,与国晟(江苏)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对接,组建碳中和绿色生态产业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采石宕口生态修复。二是开展基金招商。利用产业基金积极招引低能耗、高科技、无污染的宝馨科技新能源环保设备制造等绿色环保企业,实施采石宕口生态修复项目。三是放大收益效应。产业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全部用于采石宕口生态修复,着力形成产业基金投资收益生态修复的良性循环。

借鉴意义

淮北市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通过政策激励,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探索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治理新机制,切实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有效破解资金、治理、安全三大难题,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叠加共振

省林长制简报2021年第25期(总第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