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在石化森林里感受鸟语花香
发布时间:2021-08-25 浏览:523次 来源:
# 石化森林I
# 绿色工厂
绿草如茵,白鹭翻飞,这里不是电脑桌面的图景吗?沿着宽敞的0号路前往金陵石化,来访宾客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再仔细看看,背景里耸立着如林的炼塔,和蓝天、白云等自然环境相映成趣,石化城的美景颠覆了市民对传统石化行业的固有印象。
“十三五”以来,金陵石化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绿化责任,制定《金陵石化绿色企业行动实施方案》,将绿化工作融入项目建设、综合整治的点滴之处,整体谋划、精心部署、全力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一幅“花园工厂”的滨江画卷徐徐展开在长江南岸。
公司对厂区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优先隐患治理、兼顾环境改善”、“优先硬件设施改造、兼顾软件服务提升”为综合整治原则,对新扩建的停车场南侧的土坡弃土场进行了平整修复,并利用春天季节组织植树造林,“造”出了一片秀美景色。
历史上,这里是厂区附近的一个自然村——张西村。上世纪80年代,张西村村民被征地拆迁后,这里又变成了施工单位的驻地,各种违章建筑不规则地散落成片,“脏、乱、差”成为这里的真实写照。
2015年,公司组织施工力量实施了这一地块的环境综合整治。杂乱的弃土被移走,遗留的围墙和门房被拆除,乱停乱放的僵尸车被拖走,原有的地形、地貌逐步显现。
如今的大绿坡早已成为来访公众的必备打卡点,当年职工们在厂前区栽下的樱花、海棠、桂花等树木已经成林。每逢春日,这里便成为花的海洋,2万平方米生机盎然的花园,成了居民们消遣放松的好地方,更成为青年职工们休闲的好去处。
漫步在热电部、炼油四部等装置的整洁、平直的道路,看到路边花草上一尘不染,你能想到这里曾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吗?运输车抛洒滴漏,道路被辗轧得坑坑洼洼,破烂不堪,这是热电部北门曾经的真实写照。
公司西门进入后的35号路中段,原先动力分厂老办公楼拆除后,新增了一大片绿地小花园,有职工休憩的人行小道,有各类绿树鲜花及草地。与道路西侧改造出新后的管廊相互映衬,远远望去,管线与小花园完美统一。
金陵石化认真贯彻“长江大保护”,开展了码头岸坡专项整治,并在6号码头旁新建了一处滨江小花园,漫步在江岸,长长的围墙十分壮观。坡顶上一片生态护坡,绿化带里点点小花,生机盎然。按照“远看有型、近观有景、四季有彩”的长江岸线景观目标,公司正在打造岸线绿色生态风光带,已经新增和改造绿地2.3万平方米,新植乔灌木780株。
在做好原有装置环境整治出新的同时,公司还将绿化工作战线前移,在新建、改造项目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纳入整体设计布局之中。炼油二部150万吨/年S-Zorb装置建成后,周边的道路两侧也都进行了环境整治,并为后续建成的干气回收装置预留了绿化区域,将此块区域建成环境优美的标准装置区,犹如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从2012年至今,烷基苯厂完成厂区草坪及宿根花卉种植十万平方米,培植乔灌木、树木15000多株、密植灌木1000多平方米,把装置融入绿树和花草中。宾客参观了火炬山花园、污水处理场后花园等景点,彷佛置身于公园,不禁疑惑:这是石化企业吗?
近几年,工厂已接待来自行业内部、主流新闻媒体记者、青年代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职能部门、职工子女、周边居民、高校学生、NGO等100批次各类组织、团体、3000多人次来厂参观访问。向不了解石化的参观者普及了石化知识,消除了对石油化工的误解和恐惧,拉近了社会公众与工厂的心理距离。
一名来访的人大代表参观后感触很深,他说:“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参观澄清了许多对化工企业的模糊认识,人大代表需要做一些正面的宣传和引导。烷基苯厂的实践表明,化工是友好的、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我们离不开的。今后我们还要组织更多的人来参观,让大家更加了解化工,使得地方发展和化工企业能够共生共赢。”
敞开大门办工厂,不光要展现企业自然环境之美,更要展现企业一丝不苟的精细管理、严谨规范的卓越内涵与企业气质。工厂抓住建设“美丽工厂”契机,克难攻坚、开拓进取,推动生产经营优化和区域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促进了工厂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美丽工厂建设由东向西、由表及里递进式改造目标基本实现。
2020年,金陵石化更是荣获南京市园林式单位和江苏绿色港口荣誉称号,绿色石化再一次得到官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