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宿州多举措推进农田林网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24 浏览:366次 来源:
去冬今春以来,宿州市认真贯彻全省造林绿化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市绿化委员会下达的2021年造林绿化工作意见安排,结合我市实际,认真摸底调研,及早谋划设计,细化分解任务,扎实开展农田林网建设等造林绿化工作,特别是植树节后,宿州各地工作进度、节奏进一步加快,造林区域、重点进一步突出,林网建设成效、亮点进一步呈现,预计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350公里,折合造林面积2万亩,新增农田林网控网面积约40万亩。
领导高度重视。宿州各地高度重视农田林网建设,以增绿引领夯实林长制改革,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县级林长亲自部署,林业部门主动谋划。砀山县把增绿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首要任务加力推进,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包括农田林网在内的造林绿化工作,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园区,签订目标责任书。灵璧县政府主要领导听取村庄绿化等情况的汇报,在推进薄壳山核桃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农田林网建设等造林绿化上,县级林长亲自调度督导。泗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田林网建设中新汴河墩集段、草庙段堤滩造林,明确主栽雄性杨树等速生用材树种,以及栽植密度、实施主体等,并以会议纪要形式予以固定。埇桥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听取年度造林绿化工作计划汇报,就农田林网中沱河绿化、“百村万树”村庄绿化提升等作出批示指示。
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围绕林长制改革四大示范区和两大示范先行区,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部署要求,突出乡村绿化、农田林网等宜林可林区域,调优造林绿化空间布局,主栽速生高大乡土乔木树种,通过新植林带、补植树木、更新树种等方式科学推进农田林网建设,市绿化委印发2021年造林绿化工作意见,明确新植和补植农田林网长度190公里,折合造林面积7000亩。各县区分别印发造林绿化工作方案,明确将农田林网建设任务落实落细到具体地块、河渠和行政村等,层层压实工作任务、工作责任。
资金筹措多渠道。灵璧县落实财政资金835万元用于全县209个行政村实施薄壳山核桃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埇桥区各乡镇根据农田林网等林业重点工程需要统一申报苗木量,区林业发展中心统一采购,发放给乡镇栽植,区财政承担苗木采购费用;发挥区属国有投资平台,投资2亿元,对沱河总长约25公里两侧滩堤高标准实施造林绿化,每侧绿化宽度50-70米,可造林面积约4000亩。泗县围绕石龙湖湿地公园周边农田林网宜林可林区域,通过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高标准实施造林和补植补造。砀山县整合林业资金拨付实施农田林网、“百村万树”绿化提升等工程的15个行政村,每个村拨付7万元,对提升休闲绿地的48个行政村,每个村拨付5万元。萧县马井镇吴九店村利用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资金,对村域内宜林可林道路两侧全部栽植高规格楸树苗木;圣泉乡红柳树村通过乡镇财政拨付和行政村自筹结合的方式,栽植本地优良乡土树种臭椿、楝树、栾树等。
造林机制多样化。宿州各地在推进农田林网建设中,创新林业投入机制,释放增绿增产活力。一是统筹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统一栽植,约定3年管护期,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在农田道路两旁,按当年造林成活和第二年管护存活分别给予3元/棵、2元/棵的补助,栽植楸树5000棵,绿化长度6公里。泗县泗城镇胡陈村37条农田道路全部新植高规格法梧乔木。萧县吴九店村对村域内宜林可林道路两侧全部栽植高规格楸树苗木。二是发包中小河渠造林绿化。泗县唐河、灵璧濉河等农田林网区域内河渠绿化通过乡镇政府或水利部门发包推进造林绿化,由经营主体实施管护;砀山大沙河等农田林网区域内河渠绿化,由县林业局统一购苗,由所在乡镇组织镇村干部、护林员、农民栽植。三是发挥国有投资公司平台作用。埇桥区对沱河朱仙庄、大泽乡、芦岭和大店等乡镇通过高标准规划、工程化实施植树造林。
督查检查动态密集。市、县区林业部门派出督导组,分区域、分工程实地密集督导,重点督查农田林网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推进实施情况,严把植树质量、工程进度,压实各级林长、生产单位、基层技术人员和生态护林员责任,宣传指导推广优良乡土树种,严防基层使用经济效益和生态防护效益低的树种。坚决扭转近年来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中出现的重景观轻生态防护、重美化轻木材储备的错误导向,每周督查、每月通报,激励先进、鞭策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