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

黄山市推行“树长制”精准守护古树名木

发布时间:2021-01-11   浏览:286次    来源:

黄山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仅是我市重要的物种种质资源,更是我市丰富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是留住乡愁的自然媒介,传承徽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市现有古树名木10458株,分属植物47105167种,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一级古树267株;树龄在300年以上不满500年二级古树1562株;树龄在100年以上不满300年三级古树8542株;名木87株。古树群241处。主要树种有香榧、银杏、南方红豆杉、苦槠、樟树、枫香、桂花、三角枫、枫杨、青冈栎、栾树、香果树等。多年来,黄山市坚持生态立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牢牢树立古树名木保护意识,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建章立制,落实常态化保护管理。完善古树名木建档立卡制度,实行挂牌保护,推行“一树一策”,加强动态监管,及时抢救修复。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林业专项资金、各区县也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同时,以发展促保护,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积极推进古树名木示范树、示范群以及主题公园建设,实现“一树一景一公园”,打造成为黄山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探索创新,建立精准式管护体系。近年来,黄山市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奋力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制定《创建古树名木保护改革示范区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古树名木“树长制”,实施更精准的保护。黄山风景区先行先试,率先建立“树长制”,对景区一级保护暨林长制示范点的74株古树名木(其中名木69株、一级古树3株、林长制示范点三级古树2株),建立树长制组织体系,构建责任明确、监管有力、责任到人的古树名木保护网格,守护黄山古树名木安全。

由点到面,实现示范保护全覆盖。近日,黄山市深化“树长制”机制对维护古树名木安全,促进健康生长的积极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建立古树名木保护“树长制”。一是保护责任“再落实”。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排查,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档案信息、保护措施、保护资金、保护单位和责任人等信息再次确认,全面掌握保护现状。二是突出重点“分批次”。对古树名木保护示范树、示范古树群和主题公园先行建立“树长制”,落实“一树一批人”管护,其中一级古树和名木的树长由县级林长担任,二级古树树长由乡镇级林长担任,三级古树树长由村级林长担任,示范古树群和主题公园的树长由县级林长担任。三是公示宣传“强示范”。在各示范树、示范古树群、主题公园的边缘醒目位置设置树长公示牌,向全社会宣传树长制工作,公开标明树长应当履行的职责,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