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

合肥市防疫造林两不误 统筹推进城乡增绿

发布时间:2020-03-19   浏览:430次    来源:

合肥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牵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国土绿化,抢抓造林黄金季节,加快实施“增绿”工程,在全市迅速掀起了造林绿化热潮。截至3月16日,全市已完成造林整地6万亩,完成新造林5.1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02%,造林龙头企业复工率达95%。

林长督导强责任。市委书记、市级总林长宋国权就全市造林增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全市完成10万亩造林任务。市长、市级总林长凌云研究部署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办建设工作,要求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各项建设。市级林长切实履职,调研督导十大湿地、垂直绿化等重点项目建设。肥东县总林长、县级林长就推进村庄绿化,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新乡村工作进行部署;长丰县总林长、县级林长深入江淮分水岭绿化项目、大房郢水库水源涵养林项目区域开展造林调研;庐江县总林长、县级林长亲自调度春季造林和乡村道路绿化;巢湖市总林长、林长召开全市林长工作会议,多次到乡镇调研督查造林和乡村道路绿化建设。全市各乡、村级林长巡林护林,深入一线落实造林绿化各项工作。

招商造林提速度。依托资金雄厚、技术过硬的造林企业、大户300余家,开展规模造林,加快造林进度,弥补疫情带来的影响。肥东县造林企业、大户30家,已完成经济林基地造林1.2万亩;肥西县共落实造林企业35家、大户17家,合同签约面积6000多亩,投资约1亿元;巢湖市落实各类造林大户及企业50余户,仅原乡田园综合体一个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营造景观林1100亩;长丰县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引导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种植,参与企业、大户118家;庐江县20余家造林企业、大户完成造林6800亩。

优化产业促增收。围绕推进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官亭生态园等林长制改革示范点建设,科学选择造林树种,优化林木结构,推动产业和生态效益双提升。长丰县2020年规划建成1个100亩的薄壳山核桃良种培育基地、 2个500亩的标准化薄壳山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已新建薄壳山核桃基地1.2万亩;庐江县着力打造黄桃产业示范点,加快以黄桃为主的精品标准化农业示范园建设,新增黄桃种植1500亩;肥西县依托三岗苗木基地、官亭生态园着力打造紫薇园、海棠园、腊梅园、红枫园等精品林园,引导苗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强化政策增活力。依据《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加大对植树造林、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市级奖补,每年奖补总金额约2100万元。2019-2021年,对完成1万公里乡村道路绿化任务进行专项奖补,总金额6.6亿元。肥东县对于规模造林达到300亩以上,分年度享受3000元/亩的奖补,一般成片造林面积5亩以上,验收合格后财政奖补资金给予600元/亩一次性奖补;长丰县出台《关于加快长丰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采取“5+3”政策,分年度给予3600元/亩奖补;庐江县出台了510政策,每亩7年累计给予3100元的奖补。

因地施策抓落实。肥西县将26条县重点乡村道路绿化纳入大建设项目,由县林业局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保证了道路绿化的高标准顺利推进;长丰县聘请理论、经验丰富的薄壳山核桃专家组建10-15人长丰县薄壳山核桃专家顾问团队,用于解决技术难题,谋划产业发展;肥东县专门出台《乡村道路绿化实施方案》,做到工作流程、技术标准、奖补标准等“六明确”,2020年全县乡村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投入1.1亿元,主要用于征地、设计、建设,落实绿化路段7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