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滁州市超额完成2020年春季造林任务
发布时间:2020-03-17 浏览:384次 来源:
滁州市林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部署,主动作为,率先行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主基调”,一手抓复工复产“多重奏”,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工作,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林业复工复产两不误、两促进。截至3月15日,全市完成造林13.67万亩,是省下达任务13.5万亩的101.3%。
突出三个早:一是早谋划。市林业局在2019年夏季开始谋划造林空间,从矿山复绿、农村土地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农村“四旁四边”绿化、森林长廊建设等八个方面,积极拓展造林空间。二是早部署。出台《滁州市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19项增绿增效重点工作。紧盯目标任务,大力开展林业招商,招引造林主体258个,流转土地7万多亩。三是早行动。市林业局2月10日起组织林业复工复产,并于2月下旬、3月上旬,8个组两次赴各县指导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工作。全椒县完成22.5公里国家风景道绿化。来安县半塔镇引进万利淮果农业公司,栽植薄壳山核桃7000亩。琅琊区以城区周边绿化为增绿突破口,率先完成造林任务。
强化三个实:一是任务实。各地结合特色产业,将造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田间地头,落实到造林主体,上图上表上卡,做到主体明确、位置准确、面积精确。二是作风实。林业技术干部履职到位、责任到位,在包村开展疫情防控同时,向农户宣传林业发展政策,通过微信群、短信等平台发布林业技术信息2000多条。凤阳县组织人员到江苏泗洪考察,以淮河2000余亩河滩地为突破口,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三是奖补实。各地在落实原有造林奖补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南谯区在对麻栎奖补的基础上又出台薄壳山核桃每亩补助3200元的政策;定远县将薄壳山核桃补助提高到每亩4000元;天长市结合杨絮治理,财政支持364万购买种苗,改造10个村杨树,发展薄壳山核桃2000亩。
狠抓三个严:一是严抓规划设计。对中央造林补贴、长防林、森林抚育、国家储备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省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保证项目科学实施、取得实效。二是严抓指导服务。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包村服务,在整地、苗木、栽植与管护等方面实行“零距离”指导。天长、明光、凤阳将乡镇国土所与林业站进行整合,增强林业技术力量,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严抓督查调度。市林长办采取一周一报送、两天一通报的方式,将造林进度通报市级和县级林长,充分发挥林长指挥、调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