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

陕西林业十大成就

发布时间:2019-09-30   浏览:346次    来源:

在陕西林业70年大家谈活动中,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发布陕西林业70年成就,现将原文呈现如下。


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发布陕西林业70年十大成就


林业,一个古老的部门。在共和国诞生的时候,古老的林业部门获得了新生。70年风雨兼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陕西务林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在三秦大地上谱写了一首又一首壮丽的生态史诗。今天,我选择其中十首,算是为共和国70周年华诞的深情道白。




让世界见证陕西绿


为改变黄土高原“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的旧面貌,70年来,陕西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全面动员、汇聚能量、矢志不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道路、河流、库区等沿线多部门联合造林;七八十年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以及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九十年代,实施天然林保护,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进入新世纪,启动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建设绿色通道、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及“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等工程,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逐步推行实施。


经过70年不懈努力,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3.3%提高到43.06%,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三秦大地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美国宇航局监测显示,中国是全球绿色增长的最大贡献者,黄土高原是增绿最为明显的区域。陕西省气象局监测数据显示,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是全国连片增绿最大的地区,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平均值2倍。榆林绿、延安绿、关中绿、秦巴绿,深深浅浅的陕西绿呈现在世人面前。




森林总量翻番增长


经过多年保护修复,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33亿亩,森林蓄积量达到4.78亿立方米,均居全国第12位,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增强,深刻地表现为“三个持续增加”。



一森林面积持续增加。八十年代前,以“普遍护林护山,大力植树造林,合理采伐利用”为方针,全省森林面积增长缓慢。九十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森林面积增加3倍。


二是森林蓄积持续增加。建国初期,林业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木材,森林资源消耗大,森林蓄积增长较少。1998年,陕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经过20多年休养生息,质量迅速恢复,森林蓄积量达到4.78亿立方米,是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的2.56倍。


三是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全省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近1个百分点,目前已达到43.06%,较第一次清查增加超24个百分点。




退耕还林标榜“陕西范”


陕西是退耕还林还草的策源地,也是全球旱区生态治理的样板区。1999年,朱镕基总理在延安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16字方针,拉开中国退耕还林序幕。“退”出秃岭荒山,“还”来绿水青山,退耕还林是陕西“最有面子”、“最有颜值”的工程。一幅幅耀眼的“陕西绿”,一张张增收的“笑脸”,是20年退耕还林还草的最大奖章和最高奖赏,是足以骄傲标榜的“陕西范”。



吴起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1998年,吴起县开始封山禁牧,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是全国封的最早、退的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延安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经过20年不懈努力,完成退耕还林107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3.5%提高到52.5%,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通过实施全域退耕,实现绿色全覆盖,延安不仅成为全国生态建设“一面旗帜”,也成为世界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延安样本”。


陕西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省。退耕还林工程覆盖全省10市102个县(区),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039.7万亩,居全国第一。陕北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68%以上,土壤流失量比退耕前减少了85%,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陕西样本”。




治沙绘就世界传奇


建国初期,榆林沙化土地面积3600万亩,流动沙地超过860万亩。经过长期不懈地治理,榆林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3%,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569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93.24%,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472万亩,沙尘暴几近消失,年扬尘天气减少到10天以下。



新中国,榆林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沙史。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各路专家联合开展治沙技术攻关,摸索出引水拉沙、沙障固沙、前挡后拉等治沙造林适用技术,攻克樟子松引种栽培技术,樟子松造林保存面积130多万亩。开展流动沙地飞播造林种草试验,完成飞播治沙900多万亩,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防沙治沙是从榆林走出来的。




绿芯秦岭生态圣地


大秦岭连接东西,和合南北,是蕴育周秦汉唐四大鼎盛王朝,以及长安、洛阳两大千年帝都的中华父亲山。大秦岭是中国顶级生态空间,被誉为中华绿芯、世界物种基因库,中华地理自然标识。陕西秦岭是大秦岭的心脏地带,中国顶级生态空间中的核心空间,森林覆盖率达到69.65%,森林蓄积2.7亿立方米,有种子植物384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580余种,陕西秦岭是保护大秦岭的核心阵地。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秦岭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建成各类保护区33处,总面积850万亩,占陕西秦岭总面积1/10,形成初具规模、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区群。秦岭国家植物园开园运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管理局挂牌成立,秦岭国家公园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显著,种群规模持续恢复,谱写“秦岭四宝”生态传奇。


2007年,颁布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为一座山脉立法。2018年,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问题教训,修订《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编制秦岭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3个专项规划,实施秦岭保卫战,开展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把保护秦岭的政治责任不断推向纵深,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指出,秦岭是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如今,这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词语。电视片《大秦岭》首创反映秦岭山脉的新样态,也成为央视大型专题片的扛鼎之作。中国舞剧《朱鹮》惊艳美国纽约。在日本举行“友好之轮和美世界——朱鹮文化展”,为睦邻友好与世界和平做出新贡献。秦岭成为弘扬生态文明、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播下了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播的种子,生态自信正从秦岭走来。




绿色产业与时俱进


70年来,陕西林业产业从单一的木材产品发展到如今的林果、药材、森林食品、木本油料、苗木花卉、林产工业原料以及森林旅游、森林体验、森林康养等,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最能体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时代要求。



1952年,全省第一个伐木场,黄龙伐木场成立,随后,逐步扩大,纤维板、胶合板等加工体系日益完善,累计提供木材9900万立方米。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实施后,推动林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由以提供木材产品为主变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一大批具有陕西特色的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品得到长足发展,核桃、红枣、花椒成为陕西“林业三宝”。截至2018年底,全省经济林面积2830万亩,其中核桃1190万亩,是面积上的陕西第一大果,花椒、冬枣全国第一。林麝养殖全国第一,麝香产量占全国70%以上。岚皋魔芋、宁陕猪芩、黄龙中蜂、凤县林麝、略阳杜仲、山阳天麻等林下种养殖业特色鲜明。


1982年,全省首个森林公园——楼观台森林公园成立。如今,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90处,其中国家级37处,成为全省生态旅游的旗舰力量。太白山、金丝大峡谷、骊山等森林公园享誉全国,引领秦岭国际生态旅游新潮流。2018年,全省森林旅游游客达到6300万人,收入110亿元。


林业产业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俱进,在全省精准脱贫、生态富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1319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4万户、75.4万人,人均增收1872元。




科学教育硕果累累


70年来,紧紧围绕林业改革发展大局,科学教育突出创新、强化应用,在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民生、生态脱贫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科研体系基本形成。1956年,省林业厅试验研究站成立以来,治沙研究所、林业推广站、林产品质检中心等一批科技机构相继成立。2016年,组建新的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进一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如今,全省各级建立林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机构近900家,组建国家和省级研究中心、实验平台14个,基本形成林业综合科研推广体系。


二是科研成果丰硕。70年来,陕西林业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累计获得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1项国家技术进步奖、47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4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71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64项获科技成果推广奖。制定国家标准8项,地方标准67项,建成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15个。


三是科技贡献突出。建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4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2处,选育审定优良林木品种200个,累计推广应用林业适用技术2000余万亩,科技贡献率达到43%,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超过60%。




生态四宝三秦新标识


陕西地跨三个气候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高等植物279科1349属4747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3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91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3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入手,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体系日趋完善,“秦岭四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扮靓了陕西多彩的生态空间。


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全省11市(区)113个县级单位均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1965年,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目前,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地7个类型251个,总面积近450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14.54%。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



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先后出台《陕西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法规,珍贵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秦岭大熊猫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09只增加到345只,增幅全国最高,野外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朱鹮种群数量由7只发展到3000多只,被称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羚牛数量近5000头,金丝猴数量超过5000只。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2011年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集体亮相,2019年组团成为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标识。




生态安全监管铸新局


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已建立起健全的森林资源监管和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防止破坏森林资源“一管三防”体系,生态资源保护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生态资源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共实施了9次森林资源清查,全面精准掌握了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1958年实施征占用林地审批管理制度,再到《森林法》颁布实施和林地使用许可证制度、林地有偿使用制度实行,林地使用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进入新世纪,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完成,“林地一张图”和“卫片执法检查”充分利用,林地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林地保护不断加强。


“三防”工作成效明显。全省建立了35个国家中心测报点和41个省级测报点,开展了四次森林病虫害普查工作,年均防治森林病虫害面积480万亩以上,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减少,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陆续成立126个防火指挥部,森林火灾危害总体呈下降趋势,火灾数量由上世纪70年代年均近500起,降低到近年的年均75起。全省建立各级森林公安机构285个,近三年累计受理案件13784起,查处13513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27万人次。




爱美兴绿新风尚


70年来,从木材生产到生态空间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爱美兴绿蔚然成为新风尚。



一是义务植树,全民风尚。自1981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以来,全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3.85亿人次、植树22.75亿株,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两翼的全省义务植树新格局。


二是森林城市,走在前列。2004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陕西成功创建4个国家森林城市、19个省级森林城市,关中森林城市群建设被纳入全国规划。


三是生态教育,全国领先。全国率先开展以青少年森林体验、生态文明进课堂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建成森林体验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生态探秘线路30多处,教育培训人数超千万,陕西经验被全国推广。


四是陕西林业,走向世界。1981年至今,连续举办38届“爱鸟周”宣传活动。陕西榆林成为世界“治沙大样板”。反映生态变迁的《陕北启示录》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片在央视播放。成功举行“秦岭大熊猫文化宣传”系列活动,朱鹮文化展和文化论坛登陆日韩。诸多生态建设成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生态文明观已经成为陕西主流价值观,彰显陕西崛起的生态自信。


70年沧桑巨变,谁也未曾料到竟会如此神奇。所有的词汇,内含与时俱进。特别是林业一词更加神奇,一开始,我们边伐木边栽树,如今我们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一开始,我们盘算森林资源,如今,我们还要盘算草原、湿地、荒漠,盘算大地景观。从前,我们的旗帜写着“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进入新时代,变身新林业,我们的旗帜写着“生态空间高颜值”,写着“美丽中国”“美丽陕西”。陕西林业人变身生态绿军,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生态空间主战场,围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大地景观五大阵地,砥砺前行,奋力奔跑,在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六条战线上建功立业,加速推进“陕西绿”由“浅绿”向“深绿”转变,由“陕西绿”向“陕西美”升华,实现生态空间高质量、高颜值,为美丽中国贡献陕西力量,为美丽陕西贡献林业力量,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厚植生态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