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绿起来 富起来 美起来

发布时间:2017-03-13   浏览:736次

    “梦想一定要有,贵在坚持不懈! ”这句励志名言,是我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生动诠释。

  连日来,记者深入造林一线采访,真切感受到,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为我省实现绿色崛起不断释放新的动力。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大力实施“广栽花木摇钱树,彰显特色养禽畜”战略,实现了生态与民生比翼齐飞,章广镇的变化,是我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生动写照。

  森林覆盖率由37.2%增加到43%,让昔日荒岗绿起来

  “我们村是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土地贫瘠,易涝易旱,农作物低产低收。但是我们这水土适合种树,可以做绿色生态文章。 ”2月28日,记者来到章广镇最偏僻的元松村,村主任孙光龙告诉记者,“在镇政府统一规划下,我们村利用荒坡招商引资,开发枫树园,山下发展沙坪草坪项目,还利用五尖山自然条件修建山地自行车赛道办大赛。 ”他笑称:“电视上看到的新鲜事,现在在咱们小山村搞得红红火火,真像做梦一样。 ”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五年里,这是记者第三次走进章广镇,昔日荒坡乱石岗,如今一望无际的桃园桃花含苞欲放,沿途满眼成片的高大乔木,枫园、桃林、玫瑰园、枫树桩盆景园等林果基地令人目不暇接。园区内路网相连,池塘成串,五尖山下四季常青的沙坪草坪美轮美奂,成为江淮分水岭上独特的风景线。

  “江淮分水岭地区历来是生态最脆弱的地方,如何将自然劣势化为发展优势? ”章广镇抓住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这一历史机遇。 2012年,该镇党委书记丁伯让在江苏扬州丁伙镇挂职学习期间,深受当地发展特色林业的启发,回来后即与相关部门认真谋划,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枫树为主要树种,打造万亩枫园,并以此为突破口,探索生态美、效益高的新型林业发展之路。

  五年来,章广镇新增森林面积1.8万亩、调整改造低产林7000亩、种植草坪5000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7.2%增加到现在的43%。这一串数据的背后,凝聚着政府、企业和百姓的梦想,体现了该镇抓铁有痕的不懈坚持。

  “镇、村干部带头,党员和村民组长以上的基层干部每人承包建一片枫林,通过示范,带动村民参与,迅速掀起了林业投资热潮。 ”章广镇镇长韩发新介绍,目前以龙蟠苗木、汇嘉生态农业、丰彩园艺等为代表的44家省内外林业企业和大户入驻,直接投资1.8亿元,造林面积2.3万亩,占产业基地总面积的76.7%。

  广种“摇钱树”,打造特色产业园,让山区群众富起来

  “儿女都在外地就业了,就剩老头老太在家闲得慌,现在能在家门口打工,大伙边干活边聊天,每天都很开心。 ”马厂村大石村民组70岁出头的农民王开发和老伴前年在枫园打工,收入3.1万元,去年在家门口的葡萄园帮助搞技术管理,年收入2.4万元,老两口很满足。

  “发展特色林业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丁伯让说,土地不再抛荒了,群众能得到每亩300元的租金、420元的补贴,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正是在森林增长工程政策激励下,章广镇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大手笔改善岭区生态环境,促进传统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民增收。

  镇林业中心站站长武海军告诉记者,目前该镇涌现了滁州龙蟠苗木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林业龙头企业11家,成立荣超核桃、永恒苗木、丰彩园艺等家庭农场18个,组建元松、章广、街道社区3个村级劳务公司,解决农民就业3800人。特色林业每年使用闲散劳力600人,计1.5万工时,群众每年地租和劳动力工资收入达700万元。

  “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章广镇林业产业基地达3万亩,其中以三角枫为主的万亩枫园1.5万亩,堪称中国最大的枫树产业基地。 ”原在滁州市苗圃工作的技术干部万华胜,在政府鼓励下停薪留职来到章广镇开办园艺场,为自己的绿色梦想打拼。麦饭石桃、玫瑰、青钱柳、核桃、北美红橡树、美国天鹅绒紫薇、加拿大紫荆、百慕大沙坪草等特色品种被引进到产业园,园区布局新颖时尚有创意,一幅现代乡村森林旅游画卷跃然眼前。 “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林业产业有前途有活力。 ”万华胜感到信心十足。

  “荒山野岭变成花果山,这是江淮分水岭老百姓世世代代的梦想。 ”南谯区林业和园林局党组成员王新洋说,“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带来了丘陵地区生态面貌和生产模式的极大变化。 ”我省江淮分水岭地区长期努力的“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路修通、把结构调优、促农民增收”目标正成为现实。

  弘扬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旅游品牌,让百姓生活美起来

  “造林绿化仅仅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培养出参天大树,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叫响章广生态旅游品牌。 ”南谯区枫叶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照东,5年前流转1000亩山岗,培育800亩三角枫、100亩紫薇和十几个品种的彩叶类灌木、乔木和常绿植物。他告诉记者:“现在管理费从每年每亩1000元下降到300元,明年开始疏挖一些大苗出售,保证最终每亩留下40棵培育成大树。 ”

  森林增长不仅仅是栽树,更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拓展生态服务功能,使建设成果惠及百姓。章广镇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富民、扶贫有机结合,致力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又让百姓的生活“美起来”。

  “绿色开发要与生态文化产业相衔接,才更有生命力。 ”南谯区林业和园林局局长李彬介绍,该镇加大培育高端苗木、花卉、林下种植养殖;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建设生态观光一体化园区,可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依托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地理位置偏僻的章广镇如今成为“山中闹市”。去年春天桃花节、6月山地自行车赛、9月国际奥林匹克主席杯马拉松山地自行车赛、11月彩叶节……通过办节办赛,名气暴涨,尽管很偏僻,有些项目还是主动找上门了。

  “林业是长效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章广镇做到了。 ”滁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调研员陈景涛说,“抓生态就是抓民生、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理念已成为滁州市上下的共识。 ”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中,该市各地纷纷建设木本油料之乡、花果之乡、花木之乡、中药材之乡和森林旅游之乡,5年来全市共建设经济林、观光林、原料林等高效林业基地143万亩,占同期造林总面积的91%。

  据省林业厅的消息,2012年至2016年我省共完成造林978.88万亩,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其中完成丘陵造林360万亩,全省广大丘陵地区生态面貌显著改善,林业效益不断提升。

 

 

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增绿添彩

安徽省林业厅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为全省林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林业部门更重要的任务。全省林业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巩固发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提升标杆,奋发努力,组织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进一步加快国土绿化,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造林绿化实现重大突破

  201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按照“主攻丘陵、巩固山区、提升平原”的总体思路,重点建设丘陵增绿突破、山地造林攻坚、平原农田防护林提升等三大造林工程,同步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三项创建活动。五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科学实施,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造林绿化快速推进,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全省五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78.88万亩,占调整后规划任务的104%,全省造林成活率达91.2%,造林面积合格率达99.8%,创下单个五年规划期和单项工程造林两项历史纪录,也是安徽造林质量最好的时期。工程的成功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为打造创新型生态强省夯实了绿色根基。

  森林创建形成热潮,绿化空间不断拓展。池州、合肥、安庆、黄山、宣城、六安等6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省共创建省级森林城市46个、省级森林城镇454个、省级森林村庄3379个,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5926.7公里,完成“三线”绿化提升15585公里,“三边”绿化提升201.1万亩。全省五年完成义务植树5.22亿株(含折算株数),营建各类纪念林5179处。

  林业产业加快发展,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全省林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171.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192.4亿元,年均增长22.2%。林业产业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山区林农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五年来全省农民从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中直接获得劳务收入达120多亿元,有效增加了群众就业。

  林业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林权流转有序开展,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林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到2016年底,全省各类林业经营主体达1.3万多个,各类社会主体承担造林占全省新造林的比重由工程实施之初的70%提高到90%以上。

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这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一项重大举措。下一步,全省林业工作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全面增强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围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总体目标,今后五年全省重点实施四项工程:

  一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加强2500万亩公益林管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古树名木,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林业防灾体系建设,实施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新建一批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

  二是实施造林绿化攻坚工程。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植树增绿,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实施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加快构建皖江绿色生态廊道;重点推进江淮分水岭绿化、石质山地造林、废弃矿山复绿,提升“三线三边”绿化水平;建设皖北、沿淮、沿江平原地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完成农田林网庇护面积1000万亩;深入开展“森林创建”活动,着力创建皖江国家森林城市群,再建设一批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

  三是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加强新造林保育养护,巩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加大中幼林抚育间伐,增加森林蓄积生长量;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积极培育混交林和异龄复层林,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全面增强森林的多种功能;积极发展用材林和国家储备林,加快培育大径级材,推进经济林园艺化经营。实现林木生长率提高20%以上。

  四是实施绿色产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建设50个优质干鲜果、木本中药材、森林食品基地,培育1000万亩工业原料林、薪炭林基地,木本油料林基地发展到500万亩。提升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发展模式创新,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大力开展森林旅游和生态康养业,努力把安徽打造成全国著名的森林旅游目的地之一。

  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是林业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也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行动实施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切实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改善民生,促进生态惠民和绿色富民;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提升林业的多种效益;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合力攻坚,进一步拓展生态空间,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全面完成2017年林业建设任务

  今年是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开局之年,全省造林绿化任务是:完成营造林73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退化林修复60万亩、森林抚育550万亩,同时新建完善农田林网庇护面积200万亩;创建1个国家森林城市、5个省级森林城市、45个省级森林城镇、400个省级森林村庄;新建森林长廊示范段600公里。

  当前正值春季植树造林关键时期,各地要抢抓时机,广泛发动,精心指导,全力以赴,全面掀起造林绿化热潮,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要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结合城镇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创办义务植树基地,大力营造纪念林,鼓励通过认建认养、管护劳动等多种实现形式履行公民植树义务。要加大重点难点造林攻坚力度,加快石质山、废弃采矿采石地和新建村庄造林绿化,持续推进“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加快农田林网建设。认真实施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兴林抑螺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改造等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坚持“四级同创、五级联动”,继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建设。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特色树种造林,加快发展高效经济林、景观林、多用林和林农、林药、林草复合种植。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全面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升森林质量。各级林业部门要全力抓好服务,继续开展万名林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活动,对林农和造林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指导,大力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切实做到科学造林、科学经营,确保造林绿化质量和成效。(安徽日报记者 王恺)

 

2016年全省森林增长主要数据

人工造林  全省共完成新造林141.7万亩,占省政府下达任务的118%,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顺利收官。

森林创建  六安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3个(县、市、区),省级森林城镇87个(乡、镇、街道),省级森林村庄751个(行政村),创建森林长廊示范段1372公里。

林业经济  全省林业总产值达31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增长11%

资源保护  年度森林采伐限额使用207.9万立方米,远低于国家规定限额(826万立方米)。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0.019‰,远低于省控制目标(0.5‰);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4.9‰,低于国家下达控制目标(6‰)。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主要成果

工程任务全面完成  2012—2016年全省共完成造林978.88万亩,占调整后规划总任务的104%。

造林质量明显提升  经核查验收,五年全省造林成活率91.2%,造林面积合格率99.8%。

森林创建成绩显著  池州、合肥、安庆、黄山、宣城、六安等6市相继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共创建省级森林城市46个、省级森林城镇454个、省级森林村庄3379个,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5926.7公里。

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全省林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171.8亿元增至3192.4亿元,年均增幅22.2%,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今后五年全省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目标任务

◆ 2017—2021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300万亩,封山育林300万亩,退化林修复300万亩。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35%以上。

◆森林抚育2000万亩,年均增加森林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森林总蓄积量达到2.8亿立方米以上。

◆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性收入年均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