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关于林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09-29   浏览:738次

1538200785620991.png

image.png

image.png


我到林业厅工作四个多月,主要是听汇报、搞调研、学习业务、思考工作,对林业有了一些认识,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要紧盯省十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加大绿化造林力度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45%”,这是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省发展“三个经济”的根本保障和底线要求。经过多年持续建设,目前全省森林面积已达1.33亿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3.06%,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三秦大地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但总的来看,全省生态系统仍然比较脆弱,北部荒山缺林、中部身边少绿、南部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剩余3000多万亩宜林地,主要分布在高山、远山、石山,以及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本高,造林成林十分困难,全省造林绿化依然任重道远。

下一步,国土绿化要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实现由绿起来到美起来的转变。重点在陕北和关中北部开展大规模集中连片造林。在榆林,要坚持种树种草“共同发力”,不断扩大林草植被面积,构筑长城沿线防风固沙生态安全屏障。在榆林南部和延安北部交接地带,开展大规模集中连片造林,构筑一道新的绿色屏障;在渭北旱塬带上,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打造关中北部“绿色腰带”;秦巴山区以生态自然修复为主,着力构建汉丹江生态修复带,切实加强国有林经营抚育,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全省开展绿色进机关、进校园、进城镇、进村庄、进院落活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林业就在自己身边。

二、要以秦岭北麓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全面从严管理森林资源

秦岭保护,习总书记六次批示,中省环保五次行动,中办三次督查,中纪委牵头督导,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保护的意志和决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专项整治活动。森林资源保护事关个人位子、帽子,终身追责,全省林业系统,要在思想认识上提高站位,从一般认识中走出来,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深入践行“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理念,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要积极主动参与森林资源监管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建立更“严”的标准,依法依规管好森林资源。对于征占用林地项目,不仅要做到实地核查、材料详实、合法合规,更要结合林业自身职责去研判,严把审批关。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能一批了之,进一步在监管上下功夫,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对非法占用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等重点区域,要排除干扰,主动出击,该拘则拘,该罚则罚,绝不手软,要在全省形成打击林业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三、要以“秦岭四宝”为重点,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经过多年努力,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已成为陕西四张绿色靓丽名片,秦岭、大巴山、子午岭被列入全国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尤其是秦岭地区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

陕西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省份,今后要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一是抓好“秦岭四宝”保护工作。加强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和野化基地建设,形成秦岭大熊猫繁育中心、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一体两翼”新格局,大力开展秦岭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加大秦岭大熊猫宣传和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加快推进秦岭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解决“孤岛”问题,增加野外种群数量。朱鹮保护,抓好一个中心(洋县),四个基地(楼观台、宁陕、铜川、千阳)建设,做好朱鹮人工繁育,扩大野化放归范围,加强国际合作研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朱鹮文化交流。金丝猴和羚牛,以楼观台为平台,建立金丝猴核心种群和羚牛人工繁育种源基地,为扩大野外种群数量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我省野外大熊猫 345 只,栖息地分布为中国纬度最高,增幅、密度、野外遇见率居全国首位。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顶层设计推动的“国字号”工程,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8县、12个自然保护区、3个省属林业局,面积658万亩。要按照国家《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主动作为,着力推进,力争将我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世界生态教育展示样板区、国家重要自然资源世代传承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引领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先行区。三是努力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要按照国家局《关于开展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的通知》,彻底摸清全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遗产等各类保护地现状和突出问题,统筹规划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国家公园总体发展,构建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真正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四、要以发展智慧林业为突破,提升新时代林业管理水平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对林业部门予以重任,职能得到加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力发展智慧林业,已经成为提升行政管理和资源监管效率的迫切需要,已经成为全面提升新时代林业现代化水平、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下一步,要认真实施“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以生态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共享现有社会资源,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大力发展“智慧林业”。在资源监管上,要以自然保护地监管为重点,在重点部位,通过视频监控、红外感应、无人机监控等技术,实现“全方位”“全动态”监测。在森林资源调查上,借助地面电子样地、高分辨率卫星及遥感图像数据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资源调查效率,缩短资源数据更新周期(浙江一年更新一次,其他省份5年一次),把大量人力、物力从基础资源调查中解放出来,切实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工作。在防火防病虫害上,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实现灾害的全天候监控,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在办公信息化上,重点要构建全省林业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电子印章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省市县林业办公系统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办公效率。

五、要充分发挥林业作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林业工作主要领域在农村,主要从业人员为农民。林地、林木,以及动植物资源等森林资源是助推农村“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广大乡村的林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的物质基础,经济林、林下种养、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人家等林业产业是实现乡村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乡村绿化美化、小微湿地保护与修复、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等是打造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手段,总的来说,乡村振兴林业大有可为。

下一步,在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的同时,抓好四项任务。一是筑牢乡村生态屏障。实施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乡村四周荒山远山绿化,巩固扩大生态空间,构筑乡村生态安全屏障。二是改善乡村宜居环境。实施身边增绿工程建设,加大进村道路两旁,河流、水渠两岸,房前屋后,休闲广场等公共区域绿化美化,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三是发展乡村林业产业。充分利用乡村宜林地、撂荒地、沙荒地、陡坡耕地及边角地、沟边地畔等各种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干杂果经济林、木本油料、苗木花卉等林业富民产业,到2020年全省经济林栽植面积达到230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经济林1300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四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要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乡村林权交易平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融资担保、林权收储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到2020年,乡村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全面增强乡村发展活力。

来源:陕西省森林文化协会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