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验交流
坚持发展“两棵树”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16-01-29 浏览:573次
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开江县,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近年来,全县把油橄榄和银杏这“两棵树”作为发展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来抓,在助农增收、林业扶贫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 “中国橄榄油之乡”、 “四川省银杏之乡”、“四川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等称号。2015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9.09亿元,其中银杏、油橄榄产业产值约2.76亿元,占30%,农民人均从林业上实现纯收入1347元。
一、围绕目标强规划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业产业,响亮地提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富县”的发展路径,强力推进“两棵树”加速发展。
一是确立目标。力争到2017年建成银杏、油橄榄基地各10万亩,建成现代化、标准化的油橄榄、银杏产业深加工体系,建立完善油橄榄检测中心、油橄榄银杏综合开发利用中心和科研服务网络,建成中国最大的油橄榄交易中心,“两棵树”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把开江打造成“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西部银杏之乡”。
二是科学规划。聘请专家编制完成了《10万亩优质银杏产业发展项目规划》、《油橄榄产业总体规划》和《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实施规划》,分年度制定了发展银杏、油橄榄产业《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两棵树”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三是示范带动。全力打造了以中华橄榄园、油橄榄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永兴万亩木本食用油料(油橄榄)高效示范区和以16公里银杏长廊、银杏标准化示范园为支撑的“双新”( 新宁镇、新太乡)万亩特色干果(银杏)高效示范区。通过抓点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发展“两棵树”。
二、突出重点夯基础
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做品牌”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两棵树”产业发展。
一是抓基地建设。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服务、协会联接、业主负责、农户参与的方式,积极推进油橄榄、银杏基地建设。全县发展油橄榄基地8.1万亩,银杏基地10万亩,涉及到全县20个乡镇的175个村,6万多农户,27万多人。
二是抓龙头培育。全力支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两个带动”先进单位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现加速建设年加工1000吨油橄榄叶有效成分提取厂、年加工2万吨橄榄酒的健字号酒厂和油橄榄交易中心。支持四川银杏实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争创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引入达州市颐年银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茶叶系列产品、提取黄酮素、实施生物制药。
三是抓品牌打造。我县“两棵树”产业现已开发8大系列、64个品种产品。“绿升”橄榄油、橄榄酒、“曼莎尼娅”系列化妆品,已进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绿升”牌特级初榨橄榄油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达州橄榄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绿升”牌橄榄酒“四川名牌” 产品、橄榄叶精华素的研发与应用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重点项目创新奖。
三、强化保障促发展
一是政府推。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林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油橄榄产业办、银杏产业办两个专门工作机构。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实行县级领导挂包乡镇,部门和乡镇领导挂包村组,党员干部挂包种植大户的“三级联包”责任制,层层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逗硬奖惩。
二是资金撬。县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预算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两棵树”,同时大力争取工程、产业发展和项目资金,撬动业主更多资金投入。凡定植银杏、油橄榄园达到一定规模的村社,县财政给予一定补贴。油橄榄:每亩栽植2年生良种苗40株以上, 栽植当年补贴300元/亩;第二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补贴300元/亩;第三年保存率达到85%以上,补贴300元/亩。银杏:每亩栽植2年生良种苗1650株以上, 栽植当年补贴300元/亩;第二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补贴300元/亩;第三年保存率达到85%以上,补贴200元/亩。凡定植银杏、油橄榄园达到500亩或2000亩以上的村社,分别配备1名或2名技术员,技术员报酬由县财政补贴解决;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有机食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首次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12年兑现各种补贴及奖励946万元;2013年兑现1610万元;2014年兑现1810万元;今年,将突破2000万元。
三是科技促。加强院(校)企合作,与中国林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橄榄油国家标准修订暨中国油橄榄产业发展论坛”。注重科技创新,重点开展了川东北油橄榄品比园资源抢救性保护、油橄榄良种选育、油橄榄丰产系列组装技术研究和银杏父本园建设、银杏嫁接授粉技术研究,天源油橄榄公司受省科技厅委托编制完成《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油橄榄育苗与繁殖》、《油橄榄环境条件》3个地方标准和《油橄榄加工技术规程》、《橄榄油》2个企业标准,并成为国家标准的主要依据。健全服务网络,全县配置油橄榄、银杏专职技术员70余人,发展专业合作社35个,举办专题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学员10000余人次。今年,还新建了100亩油橄榄采穗圃和100亩银杏采穗圃。
四是机制驱。创新业主负责机制,由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四川银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发展油橄榄和银杏产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油橄榄和银杏产业各形成有两种主要经营模式。银杏产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负责提供苗木和肥料,并保证全部收购银杏叶;专业合作社负责统一组织人员定植、施肥、整形、修剪,垫支定植、施肥、整形、修剪的一切费用,统一组织销售银杏叶、苗、果、树。种植农户负责以土地入股、按要求搞好松土、除草、管护好银杏苗。效益分配,果、树销售总收入的10%归银杏公司,45%归专业合作社,45%归农户;银杏叶的收入全部归农户。“公司+承包大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负责统一提供苗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支付土地承包费,垫支肥料和银杏种植费用;由承包大户负责承包土地定植苗木并按要求进行管理。效益分配时,银杏大苗、大树及果实的收益扣除垫支的肥料和种植费用后,双方各50%,采叶园采叶的收入扣除肥料款后全部归承包大户。油橄榄产业:“公司+农户”的模式。公司负责把道路、水池、堤灌建好,向农户免费提供种苗、肥料农药(长期)等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自行栽植管理,产品按2︰8分成,公司得2成,农民得8成。“专业合作社+承包大户”的模式。专业合作社负责租赁土地、放炮打窝、道路水池、苗木栽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和防病治虫等所有材料费、劳务费和管理费,栽植完成后反包给承包大户进行经营管理,承包大户只负责组织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