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安徽日报:[植树节专题]生态绿色,浸润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2021-03-12   浏览:557次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如期而至,不仅让春意更浓,也让生态文明新风吹得更劲——

生态绿色,浸润人文精神

安徽日报  20210312  09

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103/12/node_09.html#c819506

 

植树造林,绿色种进心田

阳春三月,新绿初绽。从淮北到江南,人们在大好春光里挥锹铲土、植树造林,为大地山川种下一抹抹绿。

全椒县十字镇汊河村,70岁的村民汤力趁着春风送暖,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种下了一排杨树、银杏树。一棵棵约两米高的树苗迎风生长。每年春天,和汤力老人一样,许多人家要买几棵树苗来种。植树在我们这儿是大家崇尚的风气。全椒县绿化办主任陈发军说。往南约两百公里之遥的泾县茂林镇茂林村,春节期间开展我为汽车栽棵树活动,倡导返乡的有车一族植树绿化家园。活动现场,大家铲土培实、提桶浇水。据悉,宣城全市开展的这项活动,是计划用5年时间,让全市60万辆燃油车车主,一人至少栽一棵树。

其实,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尤其是一些古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亲自实践,传为美谈。杏林一向是中医的代称,据说这一词语的来历真的是源于一棵棵杏树。相传,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他在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症者栽五株,轻症者栽一株。几年光阴,他的房前屋后竟有十万余株杏树。每当杏熟,董奉用来换谷米救济贫民,所以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来称颂医家。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在被贬任忠州刺史,他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买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可见其对树木的喜爱。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植树造林蔚然成风,不仅种下绿色树苗,还弘扬了生态文化。植树节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让大家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

歌颂自然,呼唤生态道德

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一个基础之问是大自然属于人类,还是人类属于大自然?环境危机重压之下,人们心中有了答案。

年逾八旬的安徽籍作家刘先平,是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在他看来,人们长期把大自然看成属于自己的财富,在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误区中走得太久,直到大自然开始惩罚、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才重新审视与大自然的关系。审视的结果令人震惊:人类属于大自然,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万千成员中的一员,必须扫除惟人为大的狂妄。生态道德缺失,是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刘先平认为,法律和道德是一切文明的两大支柱。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以法律和道德形式,规范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却未形成系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行为规范。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和生态道德犹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文学最能触动人的心灵,用文学的方式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是我不改初衷的执着追求。刘先平说。在他的推动下,歌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自然文学,40多年前发端于安徽,致力于呼唤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文学力量。在大自然文学中,人不再是万物之灵,不再是宇宙一切的主宰;在大自然文学里,不再只讲人性,同时也关注兽性、禽性、花草树木之性,人类中心主义不复存在,人与大自然的其它万千品类相生相荣。

我希望用大自然探险奇遇,唤醒人类曾有的记忆,接通与大自然相连的血脉,接受生态道德的洗礼。刘先平感言,在大自然中跋涉40多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因为只有生态道德才是维系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纽带。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济世,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2010年,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由省政府批准并授牌。十多年来,该工作室创作出版了多部大自然文学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比安基国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编辑出版省社科重点项目《大自然文学论纲》、专题研究《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研究》《呼唤生态道德——刘先平大自然文学作品评论选集》及《大自然文学研究》(第四卷),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自然文学美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大自然文学作家们,以文学作品承载着生态文化,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保护生态,需要你我参与

破解生态危机,构建生态道德不失为一剂良方。包括刘先平在内的不少关注环境、关注生态保护的人都认为,构建生态道德是漫长而艰难的,需要启蒙和培育。因而对自然的观察,就具有了另一种视角和另一种含义——观察实际上是在和大自然相处,是融入自然、相互对话交流的一种方式。探索的过程——通往沙漠深处的红柳、滂沱大雨中的小鸟、青藏高原毁香跳崖的麝、柴达木盆地盐湖的奇妙等等——往往比结果更有意义。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董军认为,生态道德为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推动形成优秀的生态文化,从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应是生态道德最基本的范畴。刘先平认为,生态文明呼唤着生态法律的完善、生态道德的树立,从根本上消解环境危机。

日常生活中,围绕生态道德,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由我省相关单位编写的《生态道德读本》提出系列规范行为,如敬畏自然,认识和保护森林、湿地、沙漠、海洋生态系统,从节约、减排的角度爱护阳光、空气和水,爱护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世界,维护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生物圈等。

刘先平表示,道德是一个人的品质、修养、不朽的精神;道德力量的伟大,犹如日月星辰。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树立,需要公众的参与和努力。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董军表示,生态环保,没有谁是旁观者、局外人。建设生态文明,就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护好每一片绿色,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记者 夏胜为)

 

尊重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安徽日报 20210312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说:大自然喜欢简单,大自然也不是傀儡。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生态失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是造成生存环境危机的原因之一。

人生活在社会中,也生活在自然中。回望人类发展史,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既有完全臣服的被动和谐,也有对抗改造的主动冲突。遵循自然界的生态法则,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人类道德认识和文化发展上的重大进步。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改变人类是自然主宰的观念。现实中的一些生态困境,也是藐视自然规律的恶果;尊重自然才能获得自然回馈。唯有接触才能了解,唯有了解才能热爱,唯有热爱才有感情,真正融入自然才能正确把握规律,不做或少做违背自然规律的荒唐事。从节约资源、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再到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对人与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走向成熟。

道德是刻在心中的软约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每个人铭记于心、落实于行。面对每时每刻地球上都有物种灭绝的现实,人人都要树立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强烈意识。生态修复需要一个过程,不妨将眼光放长远,给自然休养生息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对相关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出台了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行生态责任终身制,筑起一道道坚实的屏障。只有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建构人与自然互动互促的良好关系。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不管今天科技如何发达、工业如何先进,人类都不该也不能与自然对立。尊重自然,将生态科学规律融入发展之中,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我们就能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韩小乔)

 

 

【链接】

历史上的护林公约

安徽日报  20210312

一、《封山禁令》。治水英雄大禹是一位护林专家。据《逸周书》记载,大禹在治水期间,为保护林木,曾向全国发布一道《封山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这一禁令可谓是中国历史中较早出台的护林公约

二、永禁山林碑。清嘉庆二年十一月此碑立于徽州环砂村祠堂的院子里,碑刻字迹清晰:环砂地方山多田少,向赖蓄养山材,河通江右以活民生。近数年来,非惟材木少觐,则即采薪亦艰。揆厥弊端,总因燎原莫扑,本根既绝故也。今幸合境人心深感宪化,倏然丕变,演戏公议立约定规。纵火挖桩在所必禁,松杉二木在所必蓄,违者罚戏一台。嗣后该山挖桩及私砍树木、纵火等情,概依合文例禁,倘敢故违,决不故宽。

三、立山养石。在休宁县板桥乡沂川村有一块清康熙三十三年由王、吴两姓立的立山养石碑,碑文指出本村水口当立有年。向因无知之辈窃盗几废,殊可痛恨。今集众议,演戏一台,通知申行,严禁树木柴薪,日后毋许攀枝摘叶,及风蠹折损者,并在山石头,河滩浮石,一概不得私取。如侵犯者,罚戏一台外,仍罚银一两入众。

四、禁树碑咸丰七年六月初八日在祁门县所立:“……上自高桥,下至船石,蓄养成林,以为住基庇荫。家外之人,毋许盗砍……自禁之后,各宜斧斤不入,而以培养为怌,将见嘉树芬芳,乔木挺拔,又何难囗当日之盛景也哉。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