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万亿元家庭园艺市场如何做?

发布时间:2020-03-20   浏览:515次

    到2030年,我国家庭花卉园艺消费市场可望达到1万亿元规模。在花卉园艺行业,这几乎已成共识。

  记者在近期观看的多场花卉园艺行业线上直播中,至少聆听了3位专家阐述类似观点。

  3月12日,长城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春波在直播中,邀请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胜德,分析我国家庭园艺市场前景。

  “已进入这一行的,不要走,行业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未入行的,也不要贸然进来,圈内也许不如想象的那么好玩。”在总结发言时,江胜德说。

  从业20年,江胜德基于独立思考的预判值得思索。比如,在直播风头正劲的当下,他对线下却予以足够重视。

  市场规模上万亿元,家庭园艺市场钱好挣吗?

  家庭消费渐成潮流

  疫情期间,宅家模式让人们对养花种草、享受园艺生活又多了一份理解。

  其实,家庭园艺受青睐,并非一时疫情所致,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长期趋势。疫情后,趋势同样明确、坚定。

  “还没完全复工,人们买花、绿化庭院的热情已经日趋高涨了,报复性消费端倪渐显。”江胜德介绍。

  家庭园艺消费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内在逻辑其实非常清晰。

  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国内消费增长强劲。基于消费总水平,江胜德相信,家庭园艺消费增长会更快。

  记者理解,这就是消费升级。

  毕竟,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必需品消费几乎趋于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花卉园艺为代表的生活品质的向往。

  在公共领域,园林绿化作为一种基础设施,中国的市场规模世界最大。在私人领域,花卉植物家庭消费占比太小。

  “目前大约为20%。到2029年末,家庭消费与公共消费持平。”江胜德说。

  随着中等收入人群增加,以生活品质提升为内核的家庭园艺消费稳步快速增长成为潮流。

  他介绍,按照三口之家可支配年收入10万-50万元的标准,目前我国中等收入人群约4亿,2030年可达到7亿多。

  在西方,家庭花卉园艺产品几成生活必需品,家庭园艺消费市场与公共园林绿化市场不相上下。

  还有一个宏观因素同样展示了家庭园艺市场的美好前景:城镇化。

  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极大促进了消费总水平的提升。

  江胜德尤其看好城市群的园艺消费市场,“花园产业跟着城市群走,未来80%的消费都集中在城市和城市群”。

  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五大城市群中,以粤港澳大湾区最为发达。

  他认为,中心城市上海与周边融合、联动等尚需发力。

  “我们生产出来的花卉园艺产品卖到哪里?就是这些城市群。中等收入人群比例高、消费需求旺盛、对品质生活更向往,这些地区就好比进口国,自己不生产或少生产,主要依赖‘进口’,是花卉园艺生产商的主要服务对象。”江胜德说。

  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人们对花卉园艺植物有多关注?

  始于2018年的世界花园大会在浙江海宁已连续举办两年,每年都吸引10万以上的人流前去观展,渐渐成为人们“五一”长假前的出行首选。

  假以时日,就影响力而言,这也许会成为中国的切尔西花展。

  生产消费尚不匹配

  虹越花卉成立于2000年,从最初以进口花卉植物为主,到自建生产基地,再到终端零售为主,早已成为家庭园艺知名品牌。

  主持人王春波问及线上线下模式时,江胜德没有对当下红火一时的直播等线上模式推崇备至。

  “线上线下完全整合了。”他说。

  无独有偶,当天另一位直播嘉宾美乐棵全国销售总监张兴也表达了同样观点:不存在一个线上线下明确区分的概念,“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让人想起董明珠的一句话:没有制造业,互联网都是浮云。

  的确,直播之外,家庭园艺产业几乎每个环节值得倾注心血,比如品种。

  “所有植物一定都有人喜欢,但也一定有更大众化、时尚化的植物产品深受追捧。有多少人?喜欢什么?我再去生产,这不更好吗?”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但生产如果与消费不匹配,卖不出去,不行。

  他指出,找出10个人中间有七八个人喜欢的产品非常关键,不能以为你喜欢消费者一定也喜欢。

  他列举了相关例证。

  一些传统名花,可能由于某领导喜欢,就批准立项、扩建生产基地,满腔热情生产出来,结果没人要。

  园艺生产者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平衡情怀与商业是一门艺术。

  总体上,生产端与销售端脱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显著问题,生产跟风、创新乏力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存在。

  对此,有听众提出,花卉园艺缺乏行业消费大数据。

  江胜德也谈到有朋友就做一种植物,咬住不放。技术成熟、客户稳定、品牌形成,实现了单品突破的预想。

  所以,在直播开始时,他就说没有完全一样的企业,每家都不同,也许在某个环节、某种模式上类似,但终究还是各自特色鲜明才能保持活力、优势。

  头部生产商当然优势明显,但也需要联合,无法逃避生产互联网。

  他提到小米,不是所有零部件都自己设计生产,一定是形成一个完善、稳定、平衡的产业生态,家庭园艺亦不例外。

  在记者看来,为消费而生产,是家庭园艺企业最重大的课题。

  线上线下相互融合

  虽然不算系统研究,只是江胜德出差在外时与花卉园艺爱好者的一场在线交流,但他的一些说法非常值得深思。

  “有生产商一盆花成本30元,33元就卖了。要知道,苹果手机售价可能是生产成本的几十倍啊!”

  江胜德认为,产品没有设计,附加值上不去。

  这里,他所说的设计是一个宽泛概念,包括产品形态,也包括快递便利性等,总之是给园艺产品附加了很多功能,让消费者感觉物有所值。

  显然,对产品开发,他有独立思考,而不是将花卉园艺产品视为简单的物质产品,甚至是原材料。

  对产品的独特属性理解到位,让他对普通第三方平台有自己的态度。

  2005年,虹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通了淘宝店。2012年,上线自己的APP。

  “第三方平台提供不了差异化服务,比如花盆规格、基质成分等,展示描述多有不便。毕竟,园艺产品与其他工业品不同,销售模式也存在差异。”

  此外,他强调,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快递。

  听到这里,当即有听众留言:包装再好也禁不住快递啊,我的绣球没有一次不破包……

  记者不知道,这是不是江胜德并不一味对线上直播业务推崇备至的原因。

  但他的确强调,线上没有深度体验感,不能拥有线下实体店的乐趣。

  记者到过“虹越·园艺家”花园中心,鲜花产品琳琅满目,室内花境赏心悦目,那种体验的确不是线上所能拥有的。

  目前,虹越拥有21家“虹越·园艺家”线下连锁花园中心,国内率先自建的综合性线上商城拥有会员超过75万。

  这应该就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内涵。虹越模式表明,不可顾此失彼。

  江胜德很赞赏2019年下半年快速发展的“一件代发”模式。

  抗疫期间,各大小城市的花市闭门、花店关张。消费者居家隔离,想买花却又无处买。

  一些产地花商整合出按小件计量的鲜花产品包,花店在自己客户群里销售,之后把订单交给花商,由其负责直接把鲜花从产地发送给花店客户。

  在疫情之下,消费者通过其熟悉的花店,足不出户买到鲜花,非常方便。

  在这种消费场景下,消费者并不关心花从哪里送来,品种、价格、品质、收货时间等才是他关心的。

  显然,在特殊时期,这种线上创新模式活力无限,为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三方创造便利,也许会成为未来家庭园艺消费市场的常态之一。

  虹越有一个想法,未来10年,增开更多城市体验店,体量小,但足以向公众鲜活展现园艺美好。

  在总结发言时,江胜德说,不像西方发达国家,家庭园艺产业高度发达、成熟,国内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细分领域、生产环节、商业模式等都亟待创新探索,天地广阔。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旺盛的国内家庭园艺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