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湖北省丹江口市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抓手。该市林业局聚焦“活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协同推进,通过普查建档、定期巡护、宣传引导等举措筑牢“防护屏障”,让千年古木焕发新生,持续擦亮区域生态底色。
普查建档,掌握历史绿色文化资源。丹江口市林业局对现存907株古树名木开展建档立册工作,按照“一树一策”的保护原则,对古树名木进行实名挂牌保护。针对病、衰、弱古树名木,采取在生长区修筑挡土墙、围堰培土、围栏、树洞修复、防腐、病虫防治、修枝整形、清杂等一系列复壮保护措施,使古树名木得到实质性和根本性保护,全力维护古树名木健康生长状态。
定期巡护,为古树生长筑牢“日常防线”。为及时防范古树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丹江口市林业局构建了“专业人员+基层护林员”联动巡护体系,制定了常态化巡护机制,尤其是在暴雨、高温、大风等极端天气后,加密巡护频次。巡护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排查古树是否存在病虫害隐患、枝干断裂风险、生长环境破坏(如周边土壤硬化、人为损伤)等问题。对发现的轻微异常及时采取松土、浇水、清理杂灌等措施进行处理;针对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的古树,第一时间联合林业技术专家开展“会诊”,量身制定复壮方案并实施抢救性保护,助力古树恢复健康活力。
宣传引导,保护观念深入民心。丹江口市林业局持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力度,在近期以“守护古树瑰宝,传承生态文化”为主题,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活动通过“线下+线上”双渠道同步推进:线下在城区广场、乡镇集市设置宣传展台,摆放古树科普展板20余块,组织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古树生态价值、保护法规及丹江口市特色古树故事;线上通过推送系列科普推文,发布古树保护公益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累计覆盖群众超2000人次。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引导各年龄段群众认识古树、爱护古树,推动生态保护理念代代相传。如今,“保护古树就是保护生态、守护乡愁”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全民参与古树保护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下一步,丹江口市林业局将继续深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完善智慧监测系统,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从“人工巡护”向“科技赋能”转变升级。同时,挖掘古树名木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古树名木成为展示丹江口生态之美、文化之韵的重要名片,为守护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屏障、传承生态文明提供更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