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佛山、东莞、清远先后发布2025年第1号林长令高质量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一起来看看~
佛山市
近日,佛山市发布2025年第1号林长令——《关于深入推进2025年绿美佛山生态建设的令》,要求坚持“三绿”并举,推进“四库”联动,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奋力推动绿美佛山生态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在扩绿提质上持续发力
要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统筹协调抓好山上、山下、干线绿化,统筹做好城里城外、园里园外、山上山下、水里水外系统治理,推动城乡绿化美化彩化文化融合。要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深入推进实施乡村绿化“十大行动”。要提升绿色通道品质,科学推进河湖水岸绿化,严格按序时进度开展造林抚育,确保完成各项年度任务。
在兴绿兴业上改革发展
大力发展以林药、林果为主的林下经济,积极培育澳洲坚果、柿子、沉香等林业特色产业,挖掘和培育生态绿色产业,积极发展“文旅+林业”产品,持续完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看山看水”向“游山玩水”转化。
同时,要加强广东顺风岛热带植物引种园和5个保障性苗圃建设,优化苗木储备结构,加大良种、珍贵树种、经济林果等树种苗木培育力度,为绿美佛山生态建设做好苗木供应保障。
在造绿惠民上积极谋划
要加大绿美示范点、示范带规划建设力度,推动建设一批绿美保护地、郊野公园、山地公园、小微湿地及公园绿地;着力建设佛山植物园、佛山市云勇林场、佛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两园一中心”,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绿美佛山生态建设,组织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我为佛山种棵树”等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动打造美丽庭院,丰富群众参加植绿活动方式,营造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在组织协调上强化统筹
要充分发挥绿美佛山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作用,持续夯实地方党委政府全面推行林长制的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绿美佛山生态建设、林长制等工作。各级林长要切实提升履职效能,充分发挥统筹领导的作用,主动协调各职能部门,整合各类资源要素,通过发布林长令、巡林调研等方式,及时推动解决困扰绿美佛山生态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入推进绿美佛山生态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东莞市
近日,东莞市印发2025年第1号林长令——《关于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的令》,要求加快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让莞邑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突出提质增效
扎实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要围绕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提升年度任务,谋划打造连片大面积高质量森林斑块,提升优质森林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能力;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落实封山育林措施,促进森林群落正向演替。同时,要加强红树林营造修复,增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注重利民惠民
持续开展城乡一体绿美提升
要积极推进城镇绿化,因地制宜打造口袋公园,结合“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乡村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充分挖掘“四旁”“五边”绿化空间,推动美丽庭院提质扩面。
同时,持续推进森林城镇、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及绿美红色乡村建设,继续推动清溪镇、茶山镇、黄江镇、樟木头林场等4个示范点建设,新建一批郊野公园、山地公园、古树公园,分步分类建设美丽乡村风貌带、美丽乡村精品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新业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加强绿化美化
稳步推进绿美通道品质提升
要依托公路、铁路、绿道、碧道、森林步道等密集路网,持续提升带状生态空间绿化美化水平。以道路、铁路为生态廊道游览载体,逐步构建串联城镇、山野、乡村的“融湾绿网”。
要高质量推进主干水系碧道工程建设,打造省级绿美碧带;充分利用现有的山间小径、防火通道、作业便道、林区道路,合理规划建设森林步道,有效串联山水生态、景区景点、村镇田园、风俗文化等资源。
倡导共建共享
积极营造爱绿植绿护绿良好氛围
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推动形成全民爱绿、积极植绿、自觉护绿的生动局面。广泛宣传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讲好绿美东莞故事。
用好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认种一棵树”和绿美青年林小程序等,通过多种方式,方便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随愿尽责。持续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有喜事来种树”“百千万·莞香(乡)情”等系列活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绿化植树,支持社会各界建设形式多样的主题林。
要持续开展自然教育,推动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和省级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持续擦亮“认识植物”“寻觅动物”“古树莞韵”“探查林害”“身边的林业”“趣识鸟音”等科普品牌。
完善体制机制
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要充分发挥绿美东莞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细化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统筹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林长制、国土绿化等工作。要落实“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持续夯实地方党委政府推行林长制主体责任,同步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各级林长要认真履职尽责,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体制机制、要素保障、科技支撑等重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清远市
日前,清远市印发2025年第1号林长令——《关于全面提升绿美清远生态建设成效的令》,要求统筹推进2025年绿美清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全面提升绿美清远生态建设成效,让绿色成为清远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科学实施国土绿化,更加注重“提质”
深入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突出抓好“山上、山下、干线”绿化。要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松材线虫病残林改造、水源保护区桉树纯林改造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开展集中连片的大面积森林综合修复治理,谋划大板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要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和“五个一”建设,开展干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行动,抓好乡村江河湖库等水岸绿化工作,积极打造乡村绿化景观带。要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科学规划植树造林树种选择及时序安排,加大乡土特色树种培育、种植和推广力度,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提升造林质量。
培育壮大绿美经济,更加注重“兴业”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一体统筹推进林业产业建设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动林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升绿美经济效益。
要结合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富民兴村产业,加强农林文旅融合,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庭院经济等新业态,因地制宜构建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格局。要加快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一批林业龙头企业,持续开发森林固碳价值,探索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聚焦城乡绿美提升,更加注重“利民”
各级林长、各单位要认真履职尽责,要以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为导向,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建设,深入推进乡村绿化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四旁”“五边”绿化品质提升。
要依托森林自然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山地公园、郊野公园、古树公园。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价值,推进建设森林城镇2个、森林乡村6个、绿美古树乡村2个、绿美红色乡村2个。要加强景观节点、道路、村(社区)之间的衔接设计,统筹推进森林步道、北江碧道、南粤古驿道建设,致力于建设互联互通绿美生态网络,高标准打造生态品质高、辐射能力强的绿美生态带,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绿美格局,为群众提供更多的高品质绿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