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内蒙古呼和浩特义务植树热潮涌动

发布时间:2025/05/2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广袤大地上,从城市公园到乡村林场,从机关单位到学校社区,义务植树正在悄然开展,为这座城市披上愈发葱郁的生态外衣。每年四月,这座草原都市都会迎来全民植树的黄金时节,当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呼和浩特便迎来了义务植树的黄金时期。全市上下用实际行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表达着对绿色家园的热爱。

一、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热潮涌动

在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南天门林场育苗基地,8400株油松、云杉、新疆杨迎风挺立,这是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的丰硕成果。今春以来,和林格尔县通过责任化部署、专业化指导、标准化验收的管理模式,建立从苗木选育到栽植养护的全流程质控体系,提升成活率。新城区保合少镇面铺窑村的义务植树基地,党员干部合力种植的2000多棵李子和油松树苗错落有致,为春日的青城增添了勃勃生机。在赛罕区植树现场,不少全家总动员的志愿者家庭齐心协力,通过“大手拉小手”模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环保意识。

二、科学筹备,夯实绿化工作基础

2025年,呼和浩特市创新推行精心规划、精益实施的植树模式。规划建设15处义务植树基地,提前依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挑选出适宜的树苗品种,保障植树活动的顺利开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植树现场进行全程指导,从树坑的深度、宽度,到树苗的栽植角度、浇水的量和频率,都给予耐心地讲解和示范,确保每一棵树苗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三、创新形式,拓宽义务植树尽责渠道

突破传统植树模式,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参与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以捐资捐物、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形式履行植树义务,让无法亲临植树现场的市民,也能为城市的绿化贡献一份力量。也可让市民在线上了解树木的生长情况,参与线上的养护知识学习等,培养市民生态文明思想。

四、共建共享,纪念林建设凝聚合力

呼和浩特市绿委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我家乡 绿化青城”纪念林基地建设活动。通过以营造“公仆林”“共青林”、“友谊林”“巾帼林”“劳模林”“幸福林”“成长林”“先锋林”“企业林”等专属纪念林,持续推动“公益建绿兴绿”活动,让更多单位、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绿化美化家园的行动中来,不断增强民众履行植树义务的责任感,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参与国土绿化的幸福感,在全社会兴起“植绿、爱绿、护绿”的绿色文明之风。

多年来,呼和浩特通过持续推进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曾经植被稀疏的大青山,如今松柏苍郁,成为了呼和浩特的生态屏障;曾经的荒滩,如今已绿树成荫,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公园内繁花似锦,市民们在茶余饭后,漫步在绿色的环境中,享受着生态建设带来的福利。在呼和浩特,义务植树这一绿色行动仍在继续,它将汇聚起全市人民的力量,让这座城市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