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同心守青山
——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长山林场管护员赵凤歧、赵焱的故事
“别看这个访谈嘉宾只是个林区的管护员,但是面对镜头一点都不紧张,聊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发生的趣事头头是道,井井有条,可真是一个‘宝藏男孩’。”今年1月,央视新闻《“青”爱的城》节目走进大兴安岭,导演组在看到新闻联播主持人李梓萌与阿木尔林业局长山林场管护员赵焱的对话后,忍不住连声称赞。赵焱却说:“真正的宝藏是咱大兴安岭的群山林海,它们给了我灵感和故事。我作为一名守护者,有责任把大森林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都来参与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
今年36岁的赵焱,已经是森林管护战线上的“老兵”了。2017年7月,他来到长山林场1-4线管护站,当上了管护员。当时,管护站条件简陋,破旧的木板房狭小黑暗、四处漏风,离家较远,山路又不好走,汽车跑一趟需要两三个小时,采购生活物资非常不便。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难住赵焱,他在这里一干就是两年多。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林场把他调回机关工作,但他的心却始终留在资源管护的一线。2022年,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到父亲赵凤歧所在的1-2线管护站重新开始管护生涯。
今年58岁的赵凤歧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他曾是制材车间的大锯手、营林生产油锯手、割灌机手,还在食堂当过厨师。2020年,原本在后勤工作的他因腰椎间盘突出做了手术,之后便来到了管护站工作。随着儿子赵焱的到来,这对父子开始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成了一对守山护林的“黄金搭档”。
1-2线绵延50多公里,这个区域沟系丰富,蕴藏着野生蘑菇、蓝靛果、草苁蓉、野生灵芝等珍贵资源。2025年,长山林场对50多公顷野生松茸进行了确权管理。5300公顷的管护面积、15个林班,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是父子俩日常工作的挑战。
在采山季节,他们每天凌晨3点起床,4点就开始统计进山人员和车辆,高峰时一天要统计车辆1000多台、入山人员3000多人。对于没有入山特别通行证、野外生产作业证、车辆防火罩和灭火器的人员车辆,他们耐心劝返,即便有时遭遇恐吓威胁,也从未退缩。他们还是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守门员”。每遇进山作业车辆,都要仔细检查电缆盘、包装箱,必须持有检疫合格证才能放行。父子俩管护的施业区多年来从未发生林政案件,他们用日复一日的行动牢牢守住林区的生态安全之门。
在守护山林的过程中,父子俩见过绿头鸭在林间嬉戏,雪兔在雪地穿梭,驼鹿在林中漫步。赵焱在巡护时,还曾救助过一只受伤的狍子,那只狍子偶尔还会到他们的管护站来“探亲”。要是有谁想打这些野生动植物的主意,都会在父子俩这碰一鼻子灰。他俩不是不近人情,而是深知肩上的责任。
父子俩其实都是热心肠。有时遇到过往车辆瘪胎,他们总会及时伸出援手,义务帮忙扒胎、补胎、充气,甚至自己掏钱购买器具、辅料等,仅2024年就救援了5起。勤快的赵焱还自学了理发技术,每月去为林场几名年纪较大的居民及困难户免费理发、染发。业余时间,赵焱尝试文学创作,在网上陆陆续续发布了几十万字的网络小说和多部剧本,赢得了一批粉丝。如今,他正创作描写新时期林业人工作、生活的文学作品。他说:“大山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老一代的坚守、新一代的传承,林业人的故事写出来一定会很精彩。”
近年来,阿木尔林业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父子俩工作的1-2线管护站环境面貌得到了改善。房屋宽敞明亮,卫生间、深井水、冰柜、网络电视一应俱全,为父子俩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在2019年的评比中,他们工作的管护站被评为“三星级管护站”。父子俩还心有不甘:“咱凭啥不能迈进五星级行列?”从此,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管护业务知识,更加严格地履职尽责。同时,坚持自力更生,在管护站美化上下足功夫。栽花种草、开辟小菜园,管护站及周边被装扮得像个小花园。终于,2024年,他们的管护站被大兴安岭集团评为“五星级管护站”。
赵凤歧、赵焱父子以站为家,看好林区“第一道大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23年,赵凤歧被大兴安岭集团授予“最美护林员”称号。赵焱在阿木尔林业局“我与祖国共奋进 青春逐梦新时代”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在大兴安岭集团“学用新思想,奋进新征程”青年演讲比赛和阿木尔林业局“我为家乡代言”职工诵读大赛中均获二等奖。
看着山林里的一草一木茁壮成长,赵凤歧、赵焱父子心中满是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用平凡的坚守,诠释着对山林的热爱。他们是绿水青山最美的守护者,也是新时代护林精神的传承者。(王力 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