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岛城大雨不断,这对古树的生存也是一种考验,这些古树会不会因积水受影响?它们有没有出现病症……“古树医生”奔走在一棵棵古树间。
为保护延续“名片”,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特地成立“古树医院救治组”,探访青岛古树,并给长势偏弱的100多棵古树进行“查体”等多项服务。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搭建了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线上“古树医院”。古树医院的“医生”,由国内相关高校团队专家、老师以及我市行业内相关专家、技术骨干志愿者担当。汇集国内古树保护管理先进诊疗设备、聘请国内顶尖古树保护的专家团队作为技术支撑,使“古树医院”成为岛城古树的守护神、绿水青山的捍卫者。
据介绍,此次古树名木健康普查以2017年全市古树资源调查成果为基础,采用外业GPS定位导航、资料收集查询、相关文献追踪、现场调查鉴定、数码拍照等方法,确定树种、树龄、位置、权属、生长势、生长环境现状、养护复壮现状及受灾害现状等,用无人机全景拍摄测树高、测胸径、测冠幅、测坡度海拔,采集标本、土样,图像资料收集,一步步完成检测。后期再统一进行评估测定,制订救护方案。
古树名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树名木聚集在一起慢慢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当地生态系统,甚至还可以对环境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古树名木也具有深远的历史和人文价值,是一道独特的绿色风景线,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对于研究区域历史文化、气候变迁、物种起源、植被演替、科普旅游、生态效应等有着重要价值。
我市近日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岛古树医院”、提供四项古树诊疗服务、打造一套古树管理方案,目的是“让古树名木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根据“141”方案,我市将打造一套古树管理方案。如建立健康查体制度,对于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每年实施一次健康查体,其他古树每两年实施一次健康查体;建立“古树名木健康档案”,做到“一树一档”;建立综合评价制度,技术支持团队要对古树名木进行综合评估,实施“一树一策”专项保护。
据悉,青岛现存2500多棵古树,100余个树种。多数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分布范围来看,崂山、大泽山等山林地区是古树名木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主要树种为银杏、圆柏、侧柏、酸枣、柘树、国槐、流苏、朴树、赤松、广玉兰等,其中银杏数量最多。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是摆在青岛面前的两个迫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