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一般系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桑,可借以撰写说明,普及历史知识,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它们是历代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也是名胜古迹的佳景,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
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青岛古树名木种类丰富
目前全市古树名木总数已经超过2700株,树木种类大约为70多种,多数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分布范围来看,崂山景区、大泽山等山林地区依然是古树名木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主要树种为银杏、圆柏、侧柏、酸枣、柘树、国槐、流苏、朴树、赤松、广玉兰等,其中银杏数量最多。
由于临近大海,气候优越,加上宗教、城市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青岛的古树名木种类在全省范围内都是最多的。崂山太清宫的两株2100多年树龄的汉代圆柏,为青岛最古老的树木,在国内也较为稀有,其中位于三皇殿前的 “汉柏凌霄”,古老苍劲的树干上分别生有凌霄和刺楸,形成植物界著名的一株三属的自然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崂山区东台村一株高26米的千年古槐,需5人合抱,树围之粗为青岛古树至尊;崂山太清宫的“龙头榆”,主干斜逸,形如游龙,分枝茂盛,荫蔽800余平方米,树冠之大在我国北方罕见;崂山太清宫三官殿前的山茶“绛雪”,因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故事而声誉中外;即墨市张家村的一株1500多年的古酸枣树,因相传唐太宗东征时在树上晾晒过盔甲而远近闻名。